中国海外投资今年锁定能源
(2009-02-24 01:06:49)
标签:
基金财经中国海外投资 |
分类: 媒体报道 |
中国海外投资今年锁定能源
2009年2月23日
2月13日,中铝宣布向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商力拓注资195亿元,在力拓集团整体持股比例将增至约18%,同时获得力拓集团董事会两个席位。
2月16日,中国五矿集团紧随其后,旗下五矿有色金属股份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Oz Minerals全部股权。
2月17日,中俄双方达成协议,中方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俄方承诺在未来20年内向中国提供3亿吨的原油供应。
2月18日,澳大利亚第三大、全球第四大铁矿石公司FMG发布公告证实,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开始与其进行初级阶段谈判,并有望入股其中。
2月19日,中巴双方达成协议,中方向巴西提供100亿美元的贷款,巴西承诺按市价每日向中国供应10万至16万桶石油。
195亿美元、17亿美元、250亿美元、100亿美元……这是短短10天内我国投资海外资源、能源可能涉及的资金数额。除了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作为保障,金融危机的恶化也是促成我国这些投资大单成交或可能成交的重要原因。能源、资源似乎正成为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的核心。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在资源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很难有机会和这些资源、能源大国谈这样的合作。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能源国遭遇很大的困难,中国应该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利用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来获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国际油价长期看仍将走高,当前我国应抓紧利用短期低油价的时间窗口,将短期的机会转变成长期的资源基础。
采访中,“资源、能源将是今年我国海外投资的核心”几乎成为业界专家一致的观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白明表示,投资较为稀缺的资源、能源能够增强我国的话语权,不至于完全由卖方控制价格,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此外,目前的石油、矿产等资源的价格大幅下跌,投资成本较以前有了大幅的下降。在保障国家战略资源的同时,当下一轮牛市到来之时,还将获得很好的投资收益。在他看来,此次海外资源投资的方向将是“未来短缺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卖方垄断地位比较强的。”
中铝向力拓的投资形式被业界认为是既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又能掌握核心资源。其中,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发行的可转债,中铝可在转股期限内的任何时候选择转股。约123亿美元获得力拓集团有关铁矿、铜矿和铝资产的部分股权,并分别成立合资公司。
“这表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经验越来越丰富,吸取了以前海外投资的经验后,我国企业开始掌握更为灵活的投资形式来规避风险。”白明表示:“还有BOT(建设、运营、转让),即中国帮助投资建设资源或能源项目,然后运营一段时间取得收益后,再予以转让。这都是许多可以尝试的投资方式。”
为了摆脱对一个企业或者地区资源、能源的过分依赖,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开始多元化。从沙特到俄罗斯再到委内瑞拉和巴西,我国进口能源的来源地,正从以前的主要依靠中东向北亚、南美延伸。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白明表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已经达到50%左右,来源渠道的多元化非常重要。像中东等国家一旦出现战争,我国的石油进口就将面临困境。多元化的投资能够分散风险,提高供应来源,保障能源安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在金融危机下,石油出口国存在着保持石油出口换取经济发展资金的要求;而我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加强能源供应,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对于能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
商报记者 潘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