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对华4个月发起17起贸易调查
(2009-02-10 21:04:19)
标签:
贸易调查产业内贸易印度财经 |
分类: 媒体报道 |
印对华4个月发起17起贸易调查
2009年2月10日
商报讯(记者 王晓然)印度近几个月来密集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日表示,中方希望印方审慎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相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印两国应加强产业内贸易合作。
2008年10月以来印度密集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7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调查10起、反补贴1起、特殊保障措施2起、一般保障措施4起,涉及青霉素工业盐、热轧钢、汽车转向轴、炭黑、瓷砖、亚麻织物、轮胎等产品,涉案金额约15亿美元。
此外,印度还于近期对中国钢铁、化工、纺织等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1月23日,印方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为期6个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中印两国要素禀赋相近,都是人口大国,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同构性致使贸易同构性,形成竞争。白明指出,印度如此频繁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目的有三个,一是危机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二是印度面对国内失业等压力需要转移本国人的注意力,即坏影响是外国人造成的;三是从贸易本身出发,印度要保护本国产业利益。
“金融危机蔓延时刻,中国更加注重外贸多元化,来自发展中国家如此密集的贸易救济调查尚属首次,这对当前形势下的中国外贸发展是不利的。”白明告诉记者,其虽然不会导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效仿行为,但不得不担心此后会引起亚洲中小国家的效仿。
白明认为,即便是产业类似,中印两国也可以发展产业内贸易,即同产业的产品,两国之间互相进出口。由于国际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全球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印两国的贸易合作前景非常好,印度此举令人感到遗憾。近年来,中印双边贸易特别是中国自印进口均有较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