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视贸易摩擦步入频繁期
(2008-12-24 09:18:12)
标签:
经济贸易摩擦贸易堡反补贴税白明财经 |
分类: 对外贸易 |
如何正视贸易摩擦步入频繁期
2008年12月24日
(记者 刘佳 潘建)当中国在进口汽车零部件贸易纠纷中刚刚尝到败诉滋味之时,海外市场又传来了急促的反补贴警钟。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昨日决定,支持美国商务部向中国碳素管线管征收高达40%反补贴税的决定。而就在上周末,美国和墨西哥才刚就“与出口实绩相关的补贴措施”对中国提出磋商要求,涉及家电、纺织品、农业、食品和药品等多个行业。
经济低迷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催化剂效应已愈发明显,那么贸易摩擦频发将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政府和国内企业又该怎样去应对和规避国际贸易摩擦呢?
贸易保护将进一步拖垮经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美国家虽然一直强调贸易自由化,但当经济走上下坡路后,为保住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贸易保护声音往往最强烈。
遭遇贸易摩擦后,除了当事行业企业出口受阻,其他行业也会因此产生心理阴影。白明分析,本来受到打击的行业范围可能不大,但由于外部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其他行业或企业可能因此束缚手脚,丧失更多的贸易机会。
另外,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负面效应似乎更为严重。“以征收关税为例,政府虽有一定收益,但限制了两国的贸易机会。”白明说,“生意做不成是买卖双方的损失,这种情况如果普遍出现,将大幅增加经济运行的成本,从而拖累整体经济的增长。”
行业协会应充当“应诉组长”
对于企业因高额费用而放弃应诉的普遍现象,白明建议,这个时候政府、行业协会和商会应该发挥作用,由政府搭建平台,由行业协会担任“应诉组长”的角色,组织行业内企业集体应诉,不仅能摊薄应诉成本,还能形成行业合力。
另外,未雨绸缪也很重要。白明表示,在其他国家向中国企业发起投诉之前,中方不妨关注其他国家的贸易手段,掌握国际贸易争端的对称性,将自己置于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