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说话写话的指导方法

(2009-04-09 12:29:39)
标签:

教育

一年级

句子

看图写话

积累词汇

分类: 教学论文

一年级说话写话的指导方法

李兴华

小学习作教学从什么阶段起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起步?在经历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教学实践后,我认识到习作训练起步越早越好。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见多识广,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和写作的欲望;而且,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敢想敢写,虽然有些字还只能用拼音代替,还称不上习惯意义上的“作文”,但却充满了童真童趣,别具韵味。如果能创造条件,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试着写下来,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现在,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根据这几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我正在进行说说 读读 看看— 写写的训练,通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这种训练形式的,每次说话写话都是乐此不疲!

方法之一:说说——注重口语训练。

1、挖掘教材资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当教材内容、教学过程等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才能被学生所喜爱,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契机,注重从形象、色彩、场面上对儿童感官进行刺激,激发儿童观察、探索、写作的兴趣,使儿童投入的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说半句话。如果学生说了半句话,教师就要求他(她)重说,一直到说完整为止。教材中的归类识字,文质兼美的例文都是我们引导学生练习说话的好材料。例如:一年级上册《g k h》一课有一幅图,展示的是公园里一个小男孩和妈妈在看一位小哥哥画荷花。图中配有该学的字──“荷花、画画、哥哥、弟弟”,我就及时引导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什么时间,xxx在做什么。”再如,识字2的《比一比》中出示的是一幅农家小院的图画,下面配有相应的文字“黄牛、鸭子、红枣”等,我引导孩子们叙述院里的景色及人物的活动。说小院的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年级下册《识字1》是看图学词识字,在教学八个描述春天的词语前,我先让孩子们观察教材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鲜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画面,再按观察的顺序说话。

2用词串写话。
   在学习新课文时,会学到许多新词,这时可以利用这些词进行说话练习。例如:课文《借生日》一文中有许多新词:“礼物、早饭、上班”等。在学生初读课文,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后,我由易到难的让学生用上里边的一些词儿说话。先用一个词说句子,再挑战选两个词说句子,再比赛谁能用三个词说句子。这样的说话练习,学生兴致勃勃,创意无限。

3、创造和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练习说话。

我经常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两、三分钟进行说话练习,按座次每人说一句,前边的同学说错了,后边的同学给纠正过来,说完后,进行简单评比,主要是找出不完整的句子并给予纠正,表扬句子说得既完整又生动的同学。这样在极短的时间里,又说又听,又动脑又动口,使每个同学都有了练习的机会。练习说话的时候,老师要有具体的要求;如:给出几个词,要求选用其中1-2个词说句子,又如:用人或物练习说一个句子;还可以让学生讲个小故事。这种说话的练习形式,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

方法之二:读读——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也应成为作文生活化策略的口号。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大量的阅读,从童话故事到成语故事;从《十万个为什么》到《小学生百科全书》,根据学生的要求选择不同的书籍。这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课外大量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加识字量、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也为写作文做好了积累铺垫工作。

方法之三:看看——学会观察。

1、 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顺序。(2)观察要有重点。(3)观察要结合思考。(4)看图写话想象要合理。要切合图意不能漫无边际地瞎想。掌握方法后,学生写作时就不会无从下手。除此,观察时还要指导学生善于联想、思考,如描写春天,我班崔静文同学就写到:风中摇摆的柳枝是春天的头发,水中游动的蝌蚪是春天的音符。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充满灵气的文字,就是因为他们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着意对“抓住事物特点,全面观察事物”进行了训练,虽然教参中没有明确这一目标,但我觉得这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总结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机会。我首先提问“小蝌蚪为什么会找到乌龟?”帮助学生理解是因为鲤鱼说“四条腿,宽嘴巴”描述得不全面;当乌龟又讲了两个特点“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才全面了、完整了。之后我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我说你猜”我先说某个学生的一两个特点,让他们猜是谁,如“男孩儿,戴红领巾”,他们都笑了,说“不行,好多男生都戴红领巾呢!”我又说“穿白上衣,戴眼镜”“王大明──”这样进行下去,学生越来越活跃了。游戏中他们领悟了全面观察事物的奥妙。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写的相当不错了!赵永哲写到“我是男生,长得高高的,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还有黑黑的头发。我穿着一条蓝色的裤子,穿着35号的鞋子,我是围棋高手。”

2、学会观察生活。

我经常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身边的景色,观察一切自然状态下的事物。如学校周围的环境,自然风光、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察看每片树叶的颜色,小草的变化、花儿的开放,用语言去描述。我曾以《找春天》为主题,引导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在现实的生活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下面是王子齐的日记:“今天,我和妈妈去找春天,我们看见了小麦、杨树柳树。太阳很温暖,风很柔和,花开了而且很香。看到这些,我已经找到春天了。”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我们周围是有很多美的景色、美的事物,我们自己应该学会发现美,也应该教会学生发现美,那样,他们也会感受到风儿亲切的抚摸,看到草儿伸展的腰枝,听到蛙儿的说话声。

3、留意身边事情。

培养学生观察习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另外一个契机就是抓住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我们周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同时有太多太多的事发生,随时取其中的点滴便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下面是我及时进行的几个小训练:刚搬到新教学楼时,外墙还在刷漆,于是,我带他们出来仔细观看油漆工人刷墙,当他们产生疑问,我就让他们自己去问工人,于是,学生们兴趣大增,写出的小片段也让人欣喜不已。

方法之四:写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1、在低年级教材中,每个园地都有“读读写写”、“读读抄抄”“读读背背”有些是词语,有些是句子,有些是一段话,对于这些作业,我平时除了要求读正确之外,还要求注意积累、运用。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就让孩子模仿课文续编,想一想,荷叶的好朋友还有谁呢?他们会怎么说呢?在仿写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看图写话是一年级写作的重要形式,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生动。

3、创设园地,多重激励方法培养写作积极性。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室一角开设一个我的作品展。把班内写的较好的随时上墙展览,学期结束,把他们的哪怕是几句或一段话或几篇文章收集成册。拿回去给爸爸、妈妈和朋友们看。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这样等于在他们心中点了一把火,一把学生心中燃烧的希望之火。我相信这种乐观向上的心理才是最为可贵。

 

总之,我们应从低年级开始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真实的观察、记录生活。生活中有什么就记什么。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淘气的小兔
后一篇:神奇的万花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