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子飘香时

标签:
生活空间端午节前尘往事 |
分类: 前尘影事 |
昨天在单位食堂吃饭,排队打菜的时候,突然一阵香气扑鼻。是什么熟悉的香味?哦,原来是提前过端午有粽子吃呢。我问炊事员有什么夹心的粽子,炊事员师傅说,有肉粽、蜜枣棕、蚕豆棕。我要了两荤两素的菜,再来两个肉粽,一块西瓜,几颗杨梅,这一餐,吃得津津有味。
今晨醒得很早,一开门,发现对面邻居在门楣上方贴着一束系着红绳的艾草,突然间心存感动。
遥想小时候每逢过端午节,母亲都会给我的手腕上系着五彩绳,这一天,去学校里读书,很多女同学胸前还佩着香囊,或者彩色的蛋袋子,袋子里面一般都装着鸭蛋,鸭蛋的颜色都是黄色的,鸭蛋是在一种端午草里煮熟,才会出现黄的颜色。母亲说,这一天吃过端午草的汤和鸭蛋,以后淋雨不会感冒的,还有全年不会得皮肤病之类。等过了端午节之后,母亲叫我们把五彩绳扔进河里,母亲说:“这样可以驱避邪气,带走百病,让人健康好运”。这样的说法虽有些迷信,但也是传统节日的一种习俗特色,把节日氛围营造得更加浓烈。
端午节中午,家家户户炒几个带黄的小菜,如韭黄、黄鱼、黄鳝、黄瓜之类的,再做几个春卷,然后坐下来,一起喝上几口雄黄酒,轻轻侃,慢慢聊,酒过三巡,大家兴高采烈看划龙舟去。
小时候,看到邻居们拿出家里那缺棱少角,外形一点个性都没有的粽子出来时,我常为母亲包得很好看的金华火腿粽感到自豪。母亲包好粽子,分两锅煮,大锅是灰汤粽,小锅是碱水粽,两种粽子不能混煮,以防串味。母亲将粽子一一整齐摆入锅里,添上水,盖上盖子,将灶火点燃。煮粽子可以说是个爱心和耐心的过程,母亲守在灶边,不断地往灶里添柴,往锅里加水。随着缕缕蒸气升起,灶火一闪一闪照在母亲那美丽的脸庞上,这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如今又是端午节,细细想来,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自己家里包粽子了。我知道,年年花开花落,岁岁粽香相似,那曾经的岁月里有慈爱煮成的粽子却不再有,唯有那份香甜,刻在我内心深处,挥之不去,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