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平潭岛,不可不去石头城看看。10月3日早晨,我们在平潭岛海滩拍好日出收工后,马上直奔石头城。一路上,我们打开手机导航,沿着导航指路,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依山傍海的石头城。
其实,“石头城”是外地人给平潭渔村起的别名。缘由这里的民居民宅独特的建筑风格。现在,石头城作为平潭岛上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渐渐为人所知。
我们下了车,向当地渔民打听,往石头城怎么走,一位老大爷指着大海边的村庄:这就是石头城。我们朝着老大爷所指的方向往小巷里面走了大约一百多米,抬头眺望,鳞次栉比的石头房屋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幅幅流动的油画,这些石头房子在碧海蓝天的衬托下显得异常的宁静与安详。我们走入一家渔民石头房子三楼的阳台,站在阳台上环顾四周,再仔细的端详着,这些石头垒砌的房子可以像水墨画、铅笔画。周围四处一间间石头房子从地基到墙面,从门框到梁柱全都是用花岗岩的石料垒砌成的,很多房子配套建筑有石围墙,石头垒砌的猪圈等等,甚至连房顶瓦片压着的也是统一颜色的石头,村道巷子是石板路或石子路铺成的,取水的水井是石头井,村庄靠海的码头也是石头码头。
对于海边的渔民来说,石头房子的作用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岛上丰富的花岗岩资源使石头房建造上简单方便,它的坚固可以抵挡海岛上频繁的台风、海潮等各种恶劣天气的侵害,这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体现在石头城的布局上,村落里的石头房常常挤挤挨挨地连成一片,整体上象一个巨大的古城堡。压在瓦片的石块密密麻麻但排列有序,房舍左右相连或只留仄逼的小巷相隔,弥漫着一种沧桑古朴的斑斓色彩。
石头房屋在岁月风雨的侵蚀下,墙壁上的斑驳色彩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油画风格。这些石头石质坚硬,颜色青墨中略带黑色,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颜色由青墨色慢慢变成了黑色,远远望去,又犹如一幅幅水墨画。鳞次栉比的石头房子浑身上下或红、或黄、或白、或灰,冷暖色调相接,画面明亮流畅,极富美感。
对于我们摄影爱好者来说,平潭岛上的风景除了海蚀地貌和石头厝之外,令人心动不已的还包括海滩上的日出和落日下海滩的晚霞余晖,永不停息的海浪、废弃的斑驳木船,以及戴着亮丽头巾的清网、晒网、补网的美丽淳朴的渔妇。
海边的渔民,几乎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石头城的人们很懂得这个道理。每天涨潮的时候,当海面上传来一阵阵由远及近的马达声,刚刚还安详静谧的码头、海滩,便立马会喧闹起来。早已望穿双眼的妇女、孩子们纷纷做好准备,只等船一靠岸,他们便向自己的丈夫、父亲奔去,分享着鱼虾满仓的收获喜悦。
以下图一到图五,是我拍的图片PS成铅笔画的效果。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