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散记(一)

(2012-06-19 21:25:17)
标签:

湘西采风

行行摄摄

得得瑟瑟

品味生活

分类: 萍踪屐痕

    
凤凰散记(一)  
  最初知道有一个地名叫凤凰,是读中学时看了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开始的,记得那时候同校高年级的邻居对我说《边城》是一本禁书后,更加勾起了我想阅读《边城》的欲望了。这次,带着多年的憧憬和向往,来到了在民国时期给定了个“匪窝”名号的凤凰古城。

   我们从芙蓉镇出发,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上行,途中去游玩了湘西红石林,到凤凰的时候,又是傍晚时分,我们一路上导航指示路线,到凤凰城看见了古城墙,便一头闯进了沈从文先生的领地。

   在凤凰城还没下车,阿姨大妈拉客住宿的阵势比芙蓉镇更为可观。车子驶入凤凰的时候,道路两旁男士骑着摩托车,女的坐在摩托车上跟着我们的车辆给我们递名片,车窗都快要被他们敲破了,我们不敢开车门,驾车的摄友向两边拉客的人们挥挥手,示意他们,我们已经有地方住了。

   我们找好车位停好车,每一个人拎着沉重的行李,穿过城门,在沱江的江边找到了我们喜欢的私人客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一个人的住宿费一宿是50元。在湘西,住宿费都不卖一个房间多少钱,而是按一人一宿多少钱计算的,我当然选单人住的房间了。住下后,已经是华灯初放,高矗于两岸的吊脚楼便真切地呈现在我眼帘中。我入住的房间伸向江面,脚底下流淌着清冽的沱江水。阳台上摆着观光椅和茶具,足显出主人的雅致。  

   放下行李,我们在入住的私人客栈里准备吃饭,共点了十菜一汤,新民老师去厨房亲自掌勺,我们把一张大桌子摆在露天的江边吃饭,不知道是不是饿坏了,觉得这顿饭菜特别的香。大伙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欣赏着沱江两岸的风光。一排排凤凰城特有的古城人居住的吊脚楼很有湘西特色。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屋顶盖着江南常见的小青瓦,窗户有漂亮的木雕花格,司檐悬空,古色古香的木栏扶手,在青山绿水中,尤显典雅。

   这时候,太阳完全隐去,沱江的天空呈淡淡的灰蓝色,与江边的吊脚楼和绿树相映,透着些许神秘。夜色帷幕就这样拉开了,沱江两岸华灯流彩,天上的星星洒落江面,在微波上泛着一道道的银光,一串串的笑声和歌声洒满了沱江。

    饭后,我也顾不上洗洗脸上的风尘,便匆匆地扛起三脚架背起摄影包去找凤凰的感觉了。我沿着沈从文先生当年走过的青石板的小路徒步着,不知道走到哪里,大伙们都分散了,各自去寻找自己的拍摄点。我走走停停,时不时停下来,架起三脚架很随意的咔嚓几张后,又独自漫步在窄巷里青石板的古城街头,尽管游人如织,却丝毫感觉不到拥挤和喧闹,小街上的店铺里的民族服饰,民族乐器,风味小吃,银饰,姜糖等生意兴旺火爆。窄巷两边那些有着成片的瓦屋顶的老房子与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构成一幅幅恢弘的图画,在昏暗的夜色中显得是那样的古老,空灵而悠远。

    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沱江上的一座桥,桥的名称很好听,叫虹桥,取彩虹卧波之意。桥有三个圆拱,两个大桥墩,看上去像是大青石砌成。桥面两侧各建有吊脚楼式的木板房,中间为长廊,长廊上建有屋顶,称风雨楼,也是古城一景。桥上建筑做工精致考究,屋顶转角为白色,尖角起翘,和青瓦相衬,古色古香。

   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那青山白塔,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沱江上。远处的山峰轮廓清晰,虽没有北方山的巍峨险峻奇峰突兀,而却秀丽精致,特别是被各种霓虹闪烁所装扮着,显得更加的迤逦妖娆。

   独自一个人徒步在凤凰城青石板的小巷里,我看到最多的不是人,也不是喧嚣的酒吧,而是一种久违的感觉,这种感觉说不清也道不明,但我知道,它就在那儿。我喜欢这种感觉,一转身,一回头,窄窄的巷弄里,恰似惊鸿一瞥过后的难忘,就像那远处依稀可见的灯火阑珊,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深夜回到客栈,酒吧里喧嚣的杂音有些吵,我躺在床上看窗外还是灯火辉煌,霓虹闪烁,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梦乡。

  凤凰散记(一)           图2、红红在凤凰城拍摄夜景        摄影/自然凤凰散记(一)图3
凤凰散记(一)4
凤凰散记(一) 5
凤凰散记(一) 6凤凰散记(一) 7
凤凰散记(一)  8凤凰散记(一)  9凤凰散记(一)10 凤凰夜市
凤凰散记(一)       11    
凤凰散记(一)    12
凤凰散记(一)     13
凤凰散记(一)    14
凤凰散记(一)     15
凤凰散记(一)  16
凤凰散记(一)  17凤凰散记(一) 18
凤凰散记(一)  19
凤凰散记(一)  20
凤凰散记(一)   21
凤凰散记(一)  22、我被这家伙吓了一跳,我以为是铜像,结果他居然在抽烟。原来是个大活人啊。哈哈。

凤凰散记(一)  23
凤凰散记(一)  24
凤凰散记(一)   25凤凰散记(一)

 26

凤凰散记(一) 27、我们在一家店里吹葫芦丝,吸引了很多游客。永琢和新民老师吹得非常专业,红红是正宗的滥竽充数。店老板相当佩服新民老师的演奏水平,殊不知他就是吃这碗饭的专业老师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芙蓉镇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