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南京(三)

(2011-11-06 06:39:59)
标签:

行行摄摄

行思坐忆

笔迹心痕

散文随笔

分类: 萍踪屐痕

                                 忧郁的秦淮河

 

   秦淮河是古城南京的一条母亲河。如今,这里是一处风景,却被历史镌刻上了深深的印记。

   秦淮河也是一条历史的河,历史成就了秦淮河的盛名,也造就了秦淮河的忧郁。从某种程度上讲,南京的历史有多长,秦淮河的知名度就有多高。秦淮河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因为,秦淮河的出名是因为女人,一群很特殊的女人。

   漫步在秦淮河畔,游人能触摸到许多前人的足迹,能听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声音,也能感觉得到现实中的小桥流水声,车水马龙声、商业繁华的吃喝叫卖声。

    十里秦淮,朱自清和俞平伯的桨声虽然远去了。但站在这条忧郁的秦淮河畔,桨声是六朝的一种意象。尽管那几条仿古画船灯影依旧,然物是人非,又岂能强行去寻寻觅觅,如梦般地打捞起一册湿漉漉的《桃花扇》。

   当年刘禹锡游走秦淮河时,写下了著明的诗篇《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任何一个年代,灯红酒绿并不代表盛世,历史不可重复,但可相似。几只游船缓缓地在河面上驶过,两岸的青砖灰瓦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得神秘而迷离。看着两岸金碧辉煌的灯火,我的心不知是飞向了秦朝还是明朝,思绪伴着这妩媚的夜色在空中游荡,在这桨声灯影里,只留下一声声的叹息回响在耳旁。

   忧郁的秦淮河,曾令无数文人骚客魂牵梦萦。因为有了文人的眷恋,她变得更加多情妩媚、楚楚动人,就像一位娴静优雅的江南女子,让人顿生怜爱之心。

   我想,如果没有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的忧郁,如果没有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慨叹,如果没有灯船画舫里的声色犬马,也许今日的秦淮河就少了一份沉重,然而,诗人们的意境我们又真正能了解几分呢?

    秦淮河在诗人们的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挥之不去的哀怨。而今,秦淮河依然是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游人如织。但是,这个让后人思古怀幽的人文景观,注定是要与这个时代产生隔膜的,但又有多少人能读出秦淮河的忧郁和哀愁呢!

   岁月轮回,斗转星移。秦淮河是一面镜子,照古鉴今。那些所谓的地老天荒总是传奇。一念冗长,老了的地,荒了的天,多少苍茫岁月,沉寂。

   秦淮河怎能不忧郁,因为她见证了太多的岁月沧桑,见证了太多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善恶美丑。

   秦淮河怎能不伤感,因为她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重负,这些忧郁和伤感在杜牧和刘禹锡的诗里可以感受到,在朱自清和俞平伯先生的文字里也能感受到。

 

 

以下一组秦淮河的夜景,因为我没有带三脚架,每张图片清晰度不够,只能将就看了,抱歉!

南京·南京(三)图一、

南京·南京(三)
图二、
南京·南京(三)图三、

南京·南京(三)图四、

南京·南京(三)图五、

南京·南京(三)  图六

南京·南京(三)图七

南京·南京(三)
图八
南京·南京(三)  图九

南京·南京(三)
 图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城市表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