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蜗居在家,发现U盘里存有一组去年夏天和朋友一起爬南雁荡山时拍摄的照片忘记拿出来得瑟了,于是捣鼓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都说太熟悉的地方没风景,此话一点不假。每次我带外地朋友来平阳南雁荡和南麂岛玩过之后,大家都说平阳很美。可是,每一个人往往都喜欢舍近求远,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去看一些远远不如眼前的风景。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离平阳县城约50公里。因山顶有泥塘沼泽,秋末冬初成群的大雁宿于沼泽芦苇丛中,故名南雁荡。

图二
南雁荡山,风光秀美,历史悠久,自五代高僧愿齐开山,至今已有1000多年。南雁荡分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五大景区,因山顶有荡,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文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
图三
南雁荡景区山岳由浙闽边界的洞宫山山脉延伸而来,多在海拔500米以上,迂折蟠回,北部以明王峰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汇流,中贯溪滩,山水相映。分东西洞、顺溪、东屿、畴溪和石城5个景区,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9C。

图四
南雁开发始于唐代中期:盛于五代、两宋。唐宗室李皋任温州长史时,曾作《游南雁荡山》诗。《方胜览》载:五代时高僧愿齐“闻平阳明王峰顶有雁荡,天晴则钟梵相闻”,遂“杖锡寻访,结茅其间”。吴越王钱氏“因建普照道场,尽以平阳一乡之赋赡之。”北宋时建会文阁,后称会文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来此讲学,一时人文荟萃。据史料记载,人文景观仅就古建筑而言,就有13古刹、18庵、12院、3亭8堂、2洞2楼、1庙1坛。儒、释、逍三教遗址四布,历代摩崖石刻碑记林立。而闻名的顺溪古居,畲乡的独特民俗,则更富地方特色。
图五
南雁自然景观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为主要特色,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等自然风光六胜而闻名遐迩。赵朴初先生赞美南雁荡诗曰:“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南雁荡与北雁荡山、中雁荡合称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图六
人云“北雁好峰,南雁好洞”,所谓好洞,仅以东西洞景区而言。其实从全景区总体分析,南雁溪流纵横,滩潭四布是构成山明水秀的根本原因。

图七
南雁荡就自然景观而言,溪滩、幽洞、奇峰、石堑、银瀑、景岩可称为“南雁六胜”,就人文景观而言,这里的儒教、佛教、道教汇集在东西洞一个景区里,可你“三教荟萃”。因此,“三教九溪”是南雁荡山风景名胜。

图八
平阳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三个省市级旅游区。

图九
平阳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山门、凤卧一带素有“浙江延安”之称。现存革命遗迹众多,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
注:以上南雁荡景区介绍文字来源于百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