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影片《观音山》,重建心灵的废墟

(2011-03-10 13:03:54)
标签:

生活空间

情感世界

文化思考

电影观后感

杂谈

分类: 生活空间

      看影片《观音山》,重建心灵的废墟

看影片《观音山》,重建心灵的废墟



   《观音山》这部电影是以四川山名为片名,讲述内容是陈柏霖饰演的丁波、范冰冰饰演的南风和肥龙三个年轻人租住了张艾嘉饰演的常月琴的房子,由此展开了一段两代人相互交流的故事。

    在这部片子中,范冰冰以清纯的马尾辫儿形象出现,饰演了一个性格倔强的酒吧歌手。有两场戏范冰冰都表现得很出色:一场是看到丁波和其他女人接吻亲热,破坏了她心中的感情而潸然泪下。另一场是她挤到常月琴床上,像母女一样依偎。常月琴,这位失去儿子的母亲陷入绝望之中,最后从绝望中走出,其细致入微的表演格外令人感动。

   片中主题曲《辞》我很喜欢,韩寒写的歌词也很情绪化。非常喜欢音乐中传递出的那种虚无飘渺的空灵的感觉。 我在网上找到了歌词全文,复制在这里:

 

词:韩寒
曲:范晓萱


看着 来了 夜行的列车
搭上 或迎向 孤独么 或许疯了
热血 撒哪里 青春都会落幕
来吧 撒这里 反正一起上路
就像 花辞树 总是留不住
他懂 或不懂 反正我不从
你懂 你必须懂 疯了我该何从
热血都洒在青春里

和你一起涂地 可惜 我总会冷下去
问你 留或离去

就像 花辞树 总是留不住

 观音山上有座观音庙,观音庙早就毁了,佛像也被掩埋在废墟之中,连金童玉女都成了独臂。这种场面与其说有些荒凉,更不如说有些恐怖。电影中有种方法叫以场景展示人物内心,比如主人公的家,基本就是主人公内心的形象化展示。干净整洁的卧室,就说明这个人内心也是很规律且安静的。

观音山及观音庙也同样是角色内心的一种形象化暗示。在这里,则指的是信仰,或是寄托之类的。以庙或是佛像暗指人心,也是再恰当不过,本就是宗教信仰相关的东西。庙毁了,佛像没了,几个主人公也都跟没魂一样,迷茫的混在这世上。到了后半段,开始捐钱建庙,为菩萨重塑金身,自然是拾起信仰,重新树起希望。有了希望,人也就活得通透了,始终放不下死去儿子的常月琴也懂得什么叫无生无死了。一直不敢在一起的南风与丁波也敢爱在一起了。大概,这就是导演在影片深处想说的一些事情吧。
    汶川地震那段应该是片中最震撼的一段,我认为来自生活的真实才是最有力量的。不过,这也是片中最怪的一段,很意外导演为什么要把这场戏加在这部电影里。是想将她的信仰理念拉得更广一些么。始终觉得这段处理得太实了,一个很抒情的东西,太真实了,反而会破坏电影的气氛。最后常月琴消失在观音山中,那才是神来之笔,生与死并不重要,导演故意留了个悬念给观众,也留了些给观众思考的片段,并引出他们最后一场在火车上的若有所思。
  
  这部片中一共有三场在火车上的戏,前两场都是意气风发,大吼着进隧道,又大吼着出了隧道,前方是越来越明亮。而到了结尾,几个人都没精打采的倚在车上。观众看到的是隧道的光越来越远,人物逐渐被湮没在黑暗中,然后影片戛然而止,其中的情绪不言而喻。

我说:人的一生,谁不是孤独而生,孤独地死?不仅仅一人独处时叫孤独,更有呼朋唤友却得不到一知己时也是孤独。孤独不是因为你生的时候有众人迎候,死的时候有众人静默。天皇老子也常常有孤独寂寞的时候呢。

也许,孤独的人往往是骄傲的。大凡能忍受孤独的人,都具备孤独的勇气。可以独来独往,天马行空;可以目不斜视,自强不息。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用不着为了取悦别人而委屈自己。孤独的人也是坚强的,可以沉甸甸地思考,即使一个人的空间,照样可以描绘出最绚烂的色彩。

人生旅途,谁没有伤痛过。一个人完全可以跌倒了自己爬起,受伤后自己抚慰。这部电影的结尾看了叫人难受,常月琴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