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高考状元”和“争聘掏粪工”所想到的……

(2010-06-30 10:39:30)
标签:

时光倒流

人生感悟

有话就说

大学毕业

高考状元

杂谈

分类: 特别关注

                            从“高考状元”和“争聘掏粪工”所想到的……

    前几天的温州日报刊登了两篇报道让我过目不忘。一篇是6月25日二版头条的《平阳高考荣获温州市“五连冠”》,另一篇是6月28日的《温州千余八0后大学生为编制争聘掏粪工》。

   平阳一中学生章友浩荣获温州市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副县长汤筱疏来到怀溪乡南山洋村看望章友浩及其家人,送上鲜花和奖学金。

   章友浩同学是农家子弟,家境贫寒。6月22日分数还没公布的时候,清华、北大、上海交大都给他家里打电话,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告诉记者:“那时还不能查分,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觉得没有真实感,直到他和学校又相继接到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老师的电话,希望章友浩到他们的学校就读。此时,章友浩才确定消息是真的。由于他偏好理科,所以他决定选择清华大学。

   章友浩同学,以裸分(不计加分)703分成绩获温州市理科第一名。其中,语文117分,数学137分、外语126分、理科综合263分、自选模块60分。6月23日上午,他已与清华大学签订协议,将就读该校土木工程专业。

    由此可见,那些家长整天给孩子往学校里送最好吃的,送这送那的不一定是好事,高中三年,肯定是饿不着的,章友浩同学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温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公开向社会招聘8个粪便处理工岗位,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不料引来1102名大学生报名,录用比例是140:1。消息传开,舆论哗然,有人认为大学生能够放下身段去做脏活累活,是就业观念的改变,以我之见,为了事业编制而争聘掏粪工的“高学低就”现象突出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倒退。从“高考状元”和“争聘掏粪工”所想到的……

    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位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在刚进大学时的理想职业规划中,一定没有掏粪工这份工作。这里没有任何看不起掏粪工的意思,但是掏粪工这种工作,的确不是需要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去做。也许真有立志成为新时代时传祥的应聘者,但时传祥被评为全国劳模,并不是因为他的职业是掏粪工,而是凭他那“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高尚职业道德。而大学生只要有了这份精神,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够作出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

  千余大学生争当掏粪工,是一种现实所迫的社会现象。可本次“掏粪工”的报名可谓轰轰烈烈,引来网友热议。“哥掏的不是粪,是事业编制。”正如一位网民在帖子中说的那样,掏粪工的岗位之所以会得到这么多大学生的青睐,主要还是因为这一岗位能够得到正式的事业编制。“工种是次要的,事业单位的门槛才是主要的。”

  有人认为,大学生当掏粪工表明“天之骄子”们择业观和价值观的与时俱进的转变,是大学生打破旧观念从普通劳动者做起的可喜现象。“掏粪工”的工作究竟需不需要大学生?报名截止后,新一轮的争议又开始上演。有网友直称,这是“人才高消费”。

 可我依然要说的是,与那些自主创业开创擦鞋店、猪肉铺的大学生相比,这种“观念转变”是以“铁饭碗”、事业编制为前提的。大学生这么青睐“掏粪工”并不是冲着工作本身能实现多大的人生价值,只是认为“事业单位比较稳定”。为了当一个稍微稳定一点的掏粪工,可以随便放弃家庭和国家付出了巨大成本培养的专业,这种心态并不值得欣赏,甚至是可悲的。在这种心态下即便应聘成功了,到了掏粪工这个岗位上,也很难安心本职工作,更不要说做出成绩来了。

    1个掏粪工指标要140人抢着干,掏粪工职位成了“香饽饽”。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像温州算经济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可见欠发达的地区更是不可想象。

  大学生争聘“掏粪工”也给学校和用人单位敲响了警钟。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差,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高学历低就业成了许多人的无奈选择,导致很多人从事着和大学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

  而对于急需人才的私企老总来说,大学生宁愿去掏粪也不愿意给企业打工本身就说明了存在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家们应该意识到,如果想留住人才,只有通过提高待遇,完善保障机制,推动事业留人,才能避免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招聘出现严重不均衡的现象。

    我的一个同学是在温州办鞋厂的女老板,她经常在媒体打广告招工人,开的工资也不低,可就是很难招到工人。但大学生宁可要去做掏粪工,140:1也抢着去聘,这社会到底怎么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红月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