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2009-10-15 10:50:54)
标签:
生活随笔
写作心得
种菜
杂谈
|
分类:
感恩日记
|
写作,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昨天晚上,单位里一个小姑娘和我一起吃饭时对我说,最近刚看完我写“台湾行”的十五篇游记,很是感慨。她很不解我为什么要写作?她还说,“红姐,你现在吃穿无忧,闲暇应该纵情寻乐,享受生活,没必要耗神费力熬夜写作啊!”当时我淡然一笑,没做任何回答。我不是不想回答,我真的是不知该怎样回答,才能尽释这位小姑娘心里的疑惑。
说起写作这个词,让我很是汗颜。不过看别人说时似乎很坦然,于是受了些许感染,也就这么大模大样的说了出来。一直以来我都觉着写作是一件非常阳春白雪的事情。小学五年级时,参加过全校作文比赛,主题是“在学雷锋成长的道路上”,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我当时写的标题是《街上新风》,没想到居然获得一等奖。那是第一次文字形成铅字,那种感觉让我足足兴奋了一阵子,到如今那篇记叙文我依然能倒背如流。从那时候开始,我真的做过当作家的梦。
参加工作没几年,我就和文字联姻了。秘书、记者着实让我过足写作的瘾。那种写稿的感觉有时候真的很痛苦,我曾经在办公室公开宣言,干这活真的太累,我宁可到工厂里做工人,至少夜里可以睡得踏实,秘书的活忙起来真不是人干的!不轻不重可以压你茶不思饭不香,还要无休止地赶稿、熬夜,满脑子装上题目,绞尽脑汁。
当我终于可以不为某种不得不写的原因而写东西时,我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爱上了爬格子这一行。要不,离开了一线的记者岗位,为什么还要开博客继续写呢?我知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穿已不是每天忙碌的唯一目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正在悄悄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如果说,我为梦想写作,也许有人会说你是自吹自擂。人唱高调没有用,唱的再好听,不亲躬去做,等于瞎哼哼。我知道自己不具备当作家的天赋,就是写到死也不可能会因写作名扬天下。我只是偏爱文学,久而久之,就有了闲暇写几笔的习惯。
我觉得每个人的精神生活都有自己一亩三分的菜地,这菜地可以依据个人的资质不同,可以种一些不同的菜来。比如:有人喜欢种西红柿,有人喜欢种青菜,还有人喜欢种番薯、土豆……我本人是喜欢种青菜的,我觉得种青菜才能让我维持基本的生命状态,有吃有喝,兴致上来了,还能奢侈一把。而以写作为生的作家们,我一直以为他们是种西红柿的,西红柿比青菜值钱,也比青菜好看。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以前和我一样种别的蔬菜的人,都很有出息,有升官发财的,有成为名人的,可我依然在自己一亩三分的菜地上耕耘。
这么多年来,我才明白每一个种菜人动机的深处,都埋藏着一个谜。是一个谁也无从知晓的迷!有人为做官而写,有人为赚钱而写,有人为成名而写,有人只是爱好去写……能出一本书是一桩消耗精力的苦差事,就像生一场痛苦的大病一样。你如果不是由于那个无法抗拒或者无法明白的梦驱使,你是绝不会做这种事的。我只知道这个梦靥就像那个婴儿哭闹要人注意的本能一样。可要使我们停下手中的笔,除非不断努力把自己的个性磨灭掉。我无法写出什么有可读性的惊人之作,好的文章就像一块魔镜一样能够照出自己的容颜和灵魂。回顾我的作品,我知道自己毫无政治目的,我写的书毫无例外地总是没有生命力的,我写出来的都是华而不实的空洞文章。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红红的文章一看就是小资女人的随笔。
我,分明就是哄哄自己开心而已。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