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真实世界
——读红红《独舞》
杨兴林
红红送来一大摞书稿让我看,嘱咐给写一篇序言。在我看来,替人作序的人不是名家就是大家,我有何德何能堪当此任?心中不胜惶恐。再三推脱,还是未能如愿。怎么办呢?那就不自量力地说几句感想吧。
认识红红已有很多年了,她给我的印象很深。同她认识久了,你自然可以发现她有许多优点,也能看出她的不足。她是一个透明的人。
她热爱生活。她知道,人生途中坎坷多多,有时还有陷阱,摔倒的几率很高。她也知道,在哪里倒下,还得在哪里起来。经历了一番风雨,揩拭了眼泪,还得继续开拔。她知道时间的脚步溜得太快,总想跑到它的前头,哪怕一次也没有成功,也要尽力追赶、超越。
她为人率真。有什么话心里藏不住,总要一吐为快。写文章也是如此。不管什么事,她都想倒出来与大家分享,从不考虑说得说不得。即便是很私密的个人生活如恋爱经过,她也要形诸文字。在这本《独舞》里,细心的读者自然可以看出。
她极其善良。碰到什么人有了困难,总想帮他一把。接受了朋友的帮忙,她也不忘感恩。她清楚自己的力量有限,却从不放弃任何一次助人机会。她也明白自己的孱弱,需要友人的慰抚。她把亲友的所有真情,存放在脑海深处,寄托在文字里,直到永远。
她很怀旧。她怀念儿时的花裙子,怀念复旦的校园生活。她怀念家乡的小河轮,怀念与儿时伙伴合拍的老照片。看到抽屉里存着多年前的粮票,忍不住拿到博客里晒一晒。想起童年的趣事,自然也要在心中重过一遍。
她非常勤奋。我向来对勤奋的人充满敬意,她就是这么一位值得我敬佩的人。开了博客以后,她几乎都是每天一博。每有会心,都要码上几行,有时洋洋大观地码上一大篇。博客给她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一群博友走来串去,互相欣赏或批评,诗歌酬唱,填补了她大块的情感空间。
网络世界是虚拟的,又是那么真实。现实世界鱼龙如何混杂,网络世界就有如何复杂。红红善于分辨,只对自己敬佩的博友致敬。云崖山人、孤山鹤亭、江帆、澳门老记、难忘新疆知青岁月、碧海仙山南麂岛等,都是有道之人,或诗词或散文或摄影或兼而有之均可为人模范,红红从他们身上汲取了营养,丰润了自己的文笔。从他们善意的批评和鼓励中,她升华了自己的诗文。
散文写作,人言言殊,至今也无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人秉承“文以载道”的古训,要求散文承担教育的重任。有人强调“性情”,逼迫散文去“道”言“情”。这是说内容的。还有形式。有人说,散文要“形散神不散”,散的“形”要紧紧围绕不散的“神”。有人要散文讲究起承转合,写得像诗词一样有味。听谁的呢?
如今这年月,很少有人讲崇高了。这倒不是历史的退步,却有可能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一大进步。少男少女们听着MP3,看着韩剧,想着自己的偶像,比着在网络里谁偷过来的菜多。对此你大可不必感慨。你爱弄文字,弄你的文字去;你想做学问,尽管做你的学问;你要崇高,给你崇高就是。你不必杞人忧天,担心这世界交给他们就会翻天。
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性,给散文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里没有铁板一律的写作规则,不存在写作禁区。“小女人散文”前些年备受垢病,如今却呈现蔓延的趋势就是一例。重要的不在写什么而在怎么写、写得真不真。红红的文字也许难入某些人的法眼,这也不要紧。只要写出了她自己的真实生活,我想,即使文字不合某些人的要求,也可聊备一格,供人赏玩。当然,如果红红的文字技巧更纯熟一些,自然更好。只是,出手那么快,何来更多的时间考虑文章的结构?我倒希望红红在今后的写作中,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兼顾文字的质量。这不是为堵他人之口,为的是但求心安。独舞是寂寞的,也是孤独的,红红始终以鹤的姿势作心灵舞蹈。但愿能舞出优美的舞姿,赢得更多方家的掌声。
在文学这个大森林里,参天大树也好,乔木小草也罢,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乔木小草不可能成为参天大树,参天大树也代替不了乔木小草,它们各有职分,共同为森林的繁荣作出自己的奉献。不管红红是乔木小草还是参天大树,我都祝愿她健健康康,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忽然想起一句名言,用在这里作为这篇小序的结语与红红共勉吧: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