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今晚住在台南山芙蓉度假村,這裏依山傍水,四面環山,吃過晚飯后出去溜達一圈,突然發現今晚的月亮特別圓,特別大。今天是農曆5月16日,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詩《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裏頭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如今時代不同了,大陸和寶島實行了三通政策,再也沒有了《鄉愁》那种淡淡的憂傷了。我突然想起海峽對面大陆的親人和朋友,拿起手機發了一條短信,打開網頁要在QQ裏怎麼聊天都可以,一切都是那麼方便,那么神奇,完全沒有了距離。

二.神奇的阿里山
來到了阿里山,馬上就想起鄧麗君唱的一首歌:“高山清,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首歌從姑娘時候就聽了,可以說通過這首歌我才瞭解了阿里山。在歌詞裏面感受到阿里山的那種自然美。究竟阿里山美在何處呢?
阿里山地處臺灣中部,山高林密,海拔從30多米到2200多米。温度只有15°至19°,第一處名勝是姊妹潭。妹妹小些,姐姐可就大得多了。潭水深碧,清可見底,有亭翼然,在水中央,一條未經雕飾的小木橋在水面上。我們走進亭中小憩,四周無人,靜靜地。
凡是到阿里山的遊客,都要親眼看看“阿里山神木”的雄姿。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車站東側,曾經聳立著一棵高淩雲霄的大樹,樹身略傾側,主幹已折斷,但樹梢的分枝卻蒼翠碧綠,樹高52米左右,樹圍約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據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齡,約生於周公攝政時代,故被稱為“周公檜”,是亞洲樹王,僅次於美洲的巨極“世界爺”。如今的神木已經躺下了。
阿里山從前是臺灣的重要林場,如今已成為著名的森林遊樂區。在阿里山蓊郁俊美的大片森林中,以已逝的舊神木最負盛名,取而代之的新神木群多達20余株,樹林從數百年至數千年不等,吸引了無數遊人尋訪。
阿里山的森林鐵路,它的歷史超過90年,這個鐵路全長有71.4公里,沿途經過了有47個隧道,有72座橋樑,這是當年日本佔據臺灣的時候,為了擄掠在阿里山的非常具有經濟價值的檜木所設計的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經過熱帶、溫帶、寒帶,三種不同的景色,你可以看到,高山鐵路是像盤山公路那樣螺旋上升的。
那神木究竟有多麼的神奇?現在看到的就是目前在神木區裏面的最有名的三代木,橫躺在那個地上橫的那個是第一代,這個第一代的話是距今大概有1500年,那1500年前它因
為生病所以死掉了,死掉了以後,在300年後它又復活了,那是第二代,因為一顆種子掉到枯木的上面,這個枯木成為它的養分慢慢慢慢地長大,這是第二代,之後300年又有了第三代。
在阿里山一家茶室喝茶,阿里山姑娘一聽我們是來自大陸浙江,就說你們是蔣爺爺的老鄉,對我們格外親切格外熱情,可見,蔣公還是很受臺灣民眾所崇拜的。(阿里山的姑娘在为我们沏茶)

阿里山的小伙子

儿子在日月潭拍摄风景

儿子在阿里山神木前留影
图一:我和儿子在日月潭留影
图二:阿里山的姐妹潭
图三:阿里山的姑娘在给我们沏茶
2009年7月8日
于台南山芙蓉度假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