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太匆匆!
(2008-07-30 21:30:27)
标签:
故乡情节怀念文友女人心情往事悠悠 |
分类: 人生风景 |
附上一篇:
无语 (杨兴林)
我同孟春的交往,说来时间不长。我到平师时,她已经是老教师了,教了好几年的心理学了。很快,她又到浙教院进修了。我到杭州读本科函授,知道她和卢建平都在浙教院,专门去拜访过她们。那时浙教院的条件不好,宿舍里连电风扇都没有,她却怡然自得,一仍平师的谈笑风生。她待人很真诚,又很有自己的主见,不像我见过的一般妇女。谈笑间,总是掩饰不了她的坦诚和热情,笑意永远挂在她的脸上。
她从浙教院进修回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多了。由于我的胆怯,我总是听人说的时候多,表达见解的场合少。而孟春,也听人说话,更多的却是她主宰话语的“霸权”。她每每会有一些宏论,那是我闻所未闻的。她的见解,往往犀利而率直,有时甚至是骇人听闻的。现在想想,那些观点,如今是常识了。但在那时能公开说出来,还是需要勇气和涵养的。说实话,我从孟春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是八十年代后半期了吧,“下海”的风气正盛,学校里就有不少人携了一丁点资本“南征北战”去了。孟春实际上心气很高,又有才华,也离开学校经商去了。听说先是到了深圳,在“海”里游得并不怎么顺畅。后来去了哪里,就谁也不知道了。可是我们一班人还是很牵挂她的。
好像是前年暑假吧,她当班主任的那个班的学生正要开同学会,聚在平阳的阳光大酒店。听说她在平阳,他们就把她约了出来。班里有好几位我都认识,他们问我还有谁与她共事过,叫过来一起吃饭。结果是我与庄启平到了。酒桌上突一见面,我差一点认不出她了。她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得多,保养得不错,很有贵妇人的气质。依然谈笑风生,依然朝气蓬勃。这几年她似乎过得比较滋润,资产似乎也很不少,认识一个先生也是她比较满意的。她还没有结婚,不过快了。在我看来,结婚有时就是一份作业,你可以结,也可以不结。像孟春这样的女性,结不结婚实在意义不大。要是嫁了个不如意的“郎君”,还不如不结的好。但是,从她的一脸笑意看来,她很满意。这样也好。
这次聚会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孟春也没有听到她的任何消息了。前天傍晚有朋友发短信给我,说:“顾孟春,一个身世坎坷飘零在天涯海角的游子,一个心胸磊落执着于人间真情的才女走了。”“她是孤独地死在美国的。……就这样撒手人寰了。”开始我不信,但是又不能不信。谁会拿活人开这样的玩笑啊?况且,我这位朋友是从来不会撒谎的。我傻傻地呆了好久,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只觉得脑袋里一片空白。
朋友又发了条短信,告诉我孟春的博客网址。昨天打开一看,她那灿烂的笑容扑面而来。那笑容里,分明写着她的智慧,她的心高气傲,她的满腹才华。人死灯灭啊,人死灯灭。夫复何言,夫复何言啊!
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