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侃侃鳌江人的吃

(2008-07-28 09:09:38)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原创文学

休闲

娱乐

思想随笔

分类: 生活空间

   侃侃鳌江人的吃(俯瞰鳌江全景)

    我的家乡——鳌江,是个浙南名镇,历史上是个港口商埠。

   鳌江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涌潮江之一(还有钱塘江和闽江)。还是温州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鳌江在西晋建县时称始阳江,旋改名横阳江,又称钱仓江。因海水涨潮时,鳌江江口的波涛状如巨鳌负山,含有巨鳌镇浪、压邪保安之意,故改名鳌江。鳌江港口,航运发达。苍南县龙港镇,誉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与鳌江隔江相望。

   记忆中鳌江可称之处实在甚多,而吃似乎是鳌江人永恒的话题。鳌江是个港口商埠,南来北往流动人口特多,饮食行业特发达。酒楼饭馆,星罗棋布,那小吃摊、海鲜排档、点心店更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了。 

    鳌江流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计有鱼类91种,分属31科,以栖息区域来分:在湖沼定居性的鱼类有45种(鲤、鲫、黄鳝、泥鳅等);溪润性鱼类9种(圆吻鲲、马上鱼等);溯河性鱼类5种(鲥鱼、香鱼等);河口性鱼类24种(梅童鱼、鳓鱼、鲻鱼、鲈鱼等);放养性鱼类6种(青鱼、草鱼、鲢鱼、包头鱼等);其他鱼类2种。
   鳌江人的口福也委实不浅,每天涨潮时,(初一和十五还两头潮)一艘艘渔船开进鳌江港,便是鳌江人最兴奋的时刻了。真可谓是:东边大海,送来一潮又一潮的虾蟹鱼鲜;郊外田园,献上一担又一担的豆菜瓜果,西部山乡,还时时“派遣”山珍来凑场面。于是,头脑灵光的鳌江人便吃出许多的花样来,吃出许多名堂来。

    鳌江人不但办喜事,度佳节,以吃为主旋律;交朋友,做生意,也在吃的节奏中进行;托人家办事,自然需请人吃;连工作调动、工资晋级、接到入学、入伍通知书,也非得摆酒请人吃不可!

   厨师的手艺越来越高,人们的舌头也越来越刁钻古怪。吃腻了家禽家畜要“回归自然”,便吃老蛇、牛蛙、斑鸠……;吃乏了大鱼大肉要“忆苦思甜”,便吃咸鱼生、海蛰血、田螺肉、菜头蕻……

   鳌江人的好客,在请吃时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但见桌面之上,山珍海味轮番上阵,新式的菜肴似一座座小山般纵横排列,好像非要把客人的肚皮撑破决不罢休。劝酒的本领也越来越高,千方百计希望你能喝醉。而且在一些宴席上,宾主酒过三巡,几道大菜下肚之后,盘碗之中的“剩余价值”就越来越高,直到宴罢客散,有些冷盘居然还丝纹没动。这如果是家庭设宴,也属铺张浪费;如果是公款吃喝,那也太不应该了!

   鳌江的菜市场,早市人山人海,遍地鱼肉虾蟹。在最热门的海鲜摊头,常见挈菜篮的鳌江人问过价格之后就骂娘,说是“短命贵”,却又“拼命买”。有一种说法是:越稀罕的东西就越想吃,越想吃的东西就越想买,越想买的东西就越是贵,越是贵的东西就越稀罕,这就是消费的怪圈在目前海洋水产资源渐渐枯竭,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人们购买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这个怪圈还会牢牢地套在消费者的头上。

   有了钱以后讲究吃,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要注意不能吃得过度而劳神伤身,吃得出格而浪费钱财,应该提倡文明、科学的吃法,以把鳌江人的饮食文化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我想富兰克林的话还是讲得对的:“要为活着而吃,不要为吃而活着!”

侃侃鳌江人的吃

 (鳌江通往龙港的大桥叫瓯南大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