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先生诗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青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此种艰难之壮,诸般艺术皆相同。然而文学常赴创新之路,“熟时”仅在瞬间,“生时”却绵绵无限。文学的殿堂是条没有尽头的隧道。
建国六十年,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当今文学之路已经千军万马,你追我赶,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年轻时,我也好想加入这马拉松式长跑队伍,可每当想起这支队伍中胜者少败者多我就心有余悸,退之三舍。我无法把文学当饭吃,可文学这东西有时真如脸上蒙着青纱的美少女,楚楚可人,若即若离,让人欢喜让人忧,让人诱惑让人迷恋让人陶醉,它有时会让你饭不香茶不思睡不安。
文字尤同骨肉深。文学梦,是个年轻的梦,不老的梦,奇特的梦。人们都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港湾,还说文学是美丽的文化果实,又说什么文学是崛起于文化传统的山峰。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写,是容易的,作,是困难的。因为写作是寂寞的,爬格子的人永远不会像歌星影视明星那样辉煌那样出名,文学是清平的,耍笔杆子的人也永远不会像政界人物和商界人士那样显赫和富有。
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颜如玉。
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方而又最吝啬的人。“语不惊人誓不休”,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写出惊人之作?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锲而不舍的精神呢?
文坛上坚强的探索者和正直道德良知让我们亲而敬之,非文学的东西和低级落后的渣滓又让我们痛心疾首。
二十一世纪,我国文学艺术正处于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时期。商品经济的大潮以亘古未有的磅礴气势席卷神州大地。股票热、房地产热、经商热……,热浪汹涌澎湃,摇山撼岳。一些作家下海了,一些作家放下了手中的笔,在经商的浪潮中兴奋、沉浮、蠕动。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仍然做着文学梦,我们不知道年龄的疯长,岁月的沧桑。文学梦,圣洁无暇而痛苦迷离,绚丽多彩又充满荆棘。文学爱好者理应正视文坛现壮,拿起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你如果终生拼搏,披荆斩棘,或许你也就成了……
成不了也别丧气,不弄文学照样活下去。如果不是这块料,又何苦折磨自己,强迫自己,虐待自己呢。我决不会吊死在文学这颗大树上。
文学,你爱它也好,恋它也好,迷它也好,它有时还会害人,它会让你耗掉一大把一大把的光阴,让你一贫如洗,叫你执迷不悟,痴心不改。我可决不把文学当饭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