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人做事——留学生容闳的故事

(2023-08-10 18:38:36)
分类: 妙文精选
               借人做事——
             留学生容闳的故事

    真正的智者绝不会“单刀闯天下”,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总会有许多“后续力量”。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最强大,永远不要孤军奋战,适时借力,一切都会轻松百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若想在人生的海洋中遨游,并排除被吞没的危险,就要借助舟楫的力量。借船出海,对于那些初出茅庐并想大展身手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下面要讲的就是清末容闳的故事。
    容闳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其实他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他是安徽安庆人,迁居广东香山,少年时入澳门马礼逊学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他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精通英语,英文论说连获首奖。他的留学经历、交往广度、沟通中西的能力堪称难得。但尽管他已经接受了西方的教化,却一直抱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摆脱任人欺凌的局面。
    带着这一愿望,毕业后容闳就下定决心“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中国,使中国日趋富强”。他力图通过西学东渐,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维新,使中国成为文明、富强的近代国家。
    咸丰五年(1853年),容闳回到祖国。他计划先找到那些比较有远见的实力派,把自己的新式教育计划付诸实施,为此他先后从事文秘、译员、经商等职业,希望通过认识商学界的上流人物打开局面,但是经过八年的辛勤探索,却劳而无功。
    时值清末,太平天国势力正盛。因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信奉有浓厚基督教色彩的“拜上帝教”,容闳从感情上更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同,于是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太平天国领导人身上。
    咸丰十年(1860年),容闳亲自拜访太平军,希望他所主张的教育计划与改良政策得到太平军首领的支持与赞助。当时主持国政的太平天国千王洪仁玕接见了容闳。容闳提出了七项建议,主张在教育、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推行近代改革,并表示“倘采纳予言,愿为马前卒”。
    众所周知,洪仁玕是太平天国最有思想和近代意识的领导人,但是他也不能接受容闳的建议。面对这种结果,容闳非常失望。一方面他对太平天国表示同情,另一方面,他又失望地断言:“太平军的行为,殆无造新中国之能力。”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与太平天国来往。就在此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正在领导镇压太平军的清朝重臣曾国藩。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初三,容闳第一次来到曾国藩的府邸,曾国藩接见他。容闳第一次见到曾国藩,就十分佩服。他感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幕主,而曾国藩也为有这样一个人才投奔自己而感到意外和惊喜。为了留住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曾国藩当时就对他委以重任,让容闳赴西洋采办机器,兴办工厂,制造船炮和枪械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洋务运动的序幕。
    容闳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文化知识,接受了最系统的教育,归国之后,想大展宏图,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怀着这样的宏图大志,几经波折,依然坚定自己的目标,最终得到了曾国藩的器重,并对他委以重任,使他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自己的所学所用。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对于一个人来说,成功等于目标。人生中总会有太多的遗憾,往往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明晰的目标,把事情付诸于行动。天之高远,地之广博,在这个世界上,个体是非常渺小的,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去创造世界,到达顶峰,如同痴人说梦,适时借力,一切都会轻松百倍。

                                   ——选自《彩图全解鬼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