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辞恰当——
虚虚实实应对流言
面对流言,采用虚虚实实的方法自己就可以从容应对。
我们生活的环境并非一块净土,身为其中一员,要处处小心,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周边的人。
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是所有人都像你想象中那样好应付的,有时会遇到别人有意无意抢白你,奚落、挖苦、讥讽你,你该怎么办?大多数时候都可以用语言作“护心符”,筑起防卫的堤坝。有随机应变能力的人,就能调动自己的智慧,化被动为主动,使尴尬境遇烟消云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你可视不同的来者选择不同的应付办法。
若判明来者不善,怀有恶意,故意寻衅,你可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有理、有利、有节,礼貌而巧妙地回敬对手,针锋相对,让对手知道你的厉害。
英国首相威尔森在竞选时,演说刚讲到一半,突然有故意捣乱的人高声打断他:“狗屎!垃圾!”显然,他的意思是叫威尔森“别再胡说八道”。威尔森却不理会其本意,只是报以容忍的一笑,安抚他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捣蛋者一下子哑口无言。
像故事中的英国首相威尔森在遇到对自己不利的言语时,机智地回敬对方,可以称得上应对流言的经典。假如有人冲着你横眉竖眼,恶语中伤地骂道:“你这个人两面三刀,专门告我的阴状,想踩着别人的肩膀爬上去,没门!”如果你心中无愧,完全不必大发雷霆,倒不妨解嘲地反诘:“哦!是真的吗?我倒要洗耳恭听。”然后诱使谩骂者继续说下去,直到对方无话可说,你再“鸣金收兵”。在这种情况下,你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方式笑迎攻击者,显然比暴跳如雷、大动肝火为好,而且也不失自己的风度。如果对方来势汹汹,盛气凌人,前来指责辱骂你,而你确信真理在手,你应报以蔑视的目光、冷峻的笑颜,让他尽情地发泄而不予理会。有时沉默无言的蔑视,力胜千钧,抵得上万语千言。
须知,运用针锋相对的手法,旨在给对手一个“闷宫将”,使之哑然。在人数众多的场合,还有一个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的问题。若你回应得过于刻薄,引起一场争斗,那就会失去意义。比如,在一次演讲中,台下有人喊道:“你讲的笑话我不懂。”演讲者知其来者不善,就马上尖酸地当众顶了回去:“莫非你是长颈鹿!只有长颈鹿才可能星期一浸湿了脚,到星期六才能感觉到!”这样当面反唇相讥,讲者虽然痛快,但有可能失去群众。所以,一个人应该要有自我控制能力,善于约束自己。因烦躁而失礼,因愤慨而变态,因兴奋而忘形,这就有失修养了。
如果有人用过于唐突的言辞使你受到伤害,或者叫难堪,你则应该含蓄以对,或采取装聋作哑、拐弯抹角、闪烁其词,或采取顺水推舟、转移“视线”、答非所问,谈一些完全与其问话“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用这种委婉曲折的方法反驳对手,相信一定会取得奇特的效果。
比如,有个人刚被提拔到某领导岗位,有人对此揶揄道:“这下子你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吧!”你听了不必放在心上,可一笑了之:“是这样吗?你算得这样准?”用这种不卑不亢的应对方法,立刻使对方语塞。相反,你过于计较,说出一大堆道理,倒显得太小气,反而适得其反。假如有人以半真半假的口吻问:“你得了一大笔奖金,该‘发财’了吧?”如你避实就虚地回答:“你也想吗?咱们一块干。”话中带点阳刚锐气。别人再问,也不好意思了,也没有可问的话了。
有时可能会遇到棘手犯难的问题,对此,若以幽默谐趣的方式回答,往往会“化险为夷”,改变窘态,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转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使尴尬局面消失在谈笑之中。
回答对方的疑问和诘难,必须让便利的词句脱口而出,用简洁明快的言辞申说自己的主张。这就是《鬼谷子》说的:“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练就随机应变的语言表达功能,如同“少林拳”一样,只可用它筑防卫之堤,切不可主动进攻、出口伤人。而且防卫要注意有礼貌,不管是用“软”办法含蓄反驳,还是用“硬”办法原话顶回,都要有礼、有节。有一次,一位长者买菜时,说:“你这菜太老了。”卖菜者立刻反唇相讥:“还有你老吗!”这种嘴不饶人的做法不足效仿。如果自以为有一副伶牙俐齿,以尖刻之语到处挑起“战火”,必定招人嫌弃。所以在职场中,学会一套虚虚实实的手法去面对流言,不失为保护自己好办法,也会让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选自《彩图全解鬼谷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