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谦虚谨慎——郭子仪的处世之道

(2023-07-04 16:40:32)
分类: 妙文精选
               谦虚谨慎——
             郭子仪的处世之道

    任何事情都有看不透和不可预料的一面,所以唯有谨慎处世,避嫌疑,远祸端;未思进,先思退,方能自保。特别是功成名就之后,更应该夹起尾巴做人,才能够独善其身。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长安的亲王里。令人不解的是,汾阳王府自落成后,与别家府宅官邸门禁森严截然不同,府门洞开,任凭人们自由进出。郭子仪有话,不准府里的人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意前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两个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郭子仪递毛巾,一会儿又要他去端水,使唤郭子仪就好像使唤奴仆一般。这位将官当时差点惊掉下巴。回来后,不免要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作笑话谈论。
    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停听却觉得太丢王爷的面子。堂堂大唐将军竟如此不顾的体面,以致贻人笑柄,郭家脸面何在!他们决定找父亲提建议。
    他们一起来到父亲面前,要他下令像别家王府一样戒备森严,闲杂人等不得入内。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亲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我如今爵封汾阳王,作为人臣,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你们现在还太年轻,只看到我们郭家的显赫声势,却不知道这显赫背后危机四伏。月盈则亏,盛极则衰。按理说我应该急流勇退才是万全之策,可如今朝廷要用我,皇上怎么会让我解甲归田,退隐山林呢?再者,我郭家上下千余口人,到哪儿去找能容纳这么多人的隐居地?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如果我再把府门紧闭,与外界隔阂,如果与我有仇怨的人诬告我们对朝廷不忠,则必然会引起皇上的猜忌,若再有妒贤嫉能之辈添油加醋、落井下石,那我们郭家一门九族就性命不保,死无葬身之地了。”
    几个儿子听了父亲的话,恍然大悟,无不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郭子仪就是靠着这种大智若愚的糊涂为官之道,而达到明哲保身,从而避免或减少了皇帝与权臣对他的猜忌,成功地在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长期任职,安享富贵。
    身为四朝重臣的郭子仪可谓是功高盖世,可他却明白“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的道理,并身体力行,方能全身而终,荫及子孙,泽被后代。不争一时之荣辱,不争一时之胜负,郭子仪明白产生祸患的原因,知道该如何消灾免祸,用谨慎的作风,确保全家安乐。人们若能像郭子仪那样时刻保持谦卑谨慎的状态,祸患自然不会产生。
    过于坚硬,容易折断;过于洁白,容易污染。骄兵必败,骄将必失。同样,一个人在自己的事业达到顶峰时,更须牢记忌盈之理,以警惕自己的失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懂得“抵巇术”,懂得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

                                    ——选自《彩图全解鬼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