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都可以失去,唯独希望不可以

(2022-11-29 18:11:18)
分类: 妙文精选
            什么都可以失去,
                唯独希望不可以
                               朱成玉

    因为一场大风吹断了电线,很久不曾停过电的城市经历了一次短暂的黑暗。我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了一支打火机,点着了不久前为孩子买的生日蛋糕上剩下的几只小蜡烛,那莹莹的火光像萤火虫一样气若游丝,却令我不再那么慌乱。
    忽然想起祖母来了。

    祖母的一生就像一根火柴,不断地为我们储藏着热情和温暖。火柴,小小的木头,把最炽热的光藏在最不为人知的暗处。
    初嫁时,头戴红纱,身材短小,为挥锄的男人烧水煮饭,为灯下的孩子穿针引线。
    老的时候,光焰散尽,头顶的红纱早已变成灰色的头巾,她再也燃不起火来了。

    小时候经常停电,停了电祖母就会点燃一盏煤油灯。灯芯长了的时候,屋子就会亮一些。我们在墙上的影子也更清晰一些。我们喜欢这个时候,也更乐于让手掌变幻出老鹰和小兔子的模样,去墙上飞翔或者奔跑。可是祖母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拿起剪刀,把放纵得有些得意忘形的灯芯拦腰剪掉一半,剩下的一半光亮苟延残喘。我们的老鹰和小兔子也不再飞翔和奔跑了。我们钻进冷冷的被窝,眨着黑亮亮的眼睛,看着祖母在那半点微光下,纳着似乎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
    我们想,那样的鞋子肯定命硬,穿着那样的鞋子,就算再黑的夜,再难的路,也总能回到家的吧。

    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里有一句话:“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呢?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是啊,黑暗并不可怕,只要心中亮着哪怕半点荧光。

    读阎连科的小说《年月日》的时候,脑海中也闪闪烁烁地浮现着半点荧光。
    先爷是整个村落留下来的唯一一个人,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守护一株玉米苗。那是他的半点荧光,他的全部希望。无粮,他把老鼠洞里的存粮刨出来;无水,他把井里的水用褥子浸湿拧出来。直到老鼠洞里再刨不出一粒米,仅有的水井也被死老鼠填满。先爷到处捉老鼠当吃食,到四十里外去寻水,与狼群展开一夜的对峙并最终令狼群退去。当他发现玉米苗急需肥料的滋养时,他毅然决然地以自己的身躯为它充当肥料。最终,他的尸体与玉米的根须紧紧地相拥而眠,玉米的根须穿透了他的皮肉和骨髓,吸吮了他的养料而存活下来,并最终结成了玉米棒子,上面有七颗成熟的玉米籽。
    那七颗宝贵的玉米种子,也便成了村人们的半点荧光,给了他们得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先爷通过那七颗种子,传递给村人们一个信念:能活着就好!
    能活着就好,活着就会上演奇迹。

    只要还有一片鹰的羽毛,便不该对飞翔感到为难;
    只要还能见到一滴露水,便不该抛弃对叶子的爱恋;
    只要还有一个火柴,便不该失去对光明的渴望;
    只要还有半点荧光,便不该有半点厌世弃世之心!

                    ——选自朱成玉著《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