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饭与养亲

(2022-05-19 08:17:45)
分类: 妙文精选
               吃饭与养亲
                             流沙河

    古代官吏出差,途次投宿驿亭。官阶高的自有膳食供应,一般小吏就须躬亲炊爨,好在锅灶柴火现成。怕麻烦可自带焙干了的饭粒,讨碗热汤,泡了便吃。南宋亡国,江南的蒋捷逃难,有词句记事云:“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正是如此。
    比蒋捷早八百多年,南朝刘宋之初,小吏陈遗出差,总是肩负一袋稻米,自煮焖锅饭吃。饭毕,他便铲起锅底焦饭(川人谓之锅巴),置于囊中,随身带着。出差既久,积存满囊,却又不吃。原来是他母亲爱吃这个,他才不惮其烦地沿途煮焖锅饭——若是先煮后蒸,就无锅底焦饭可铲。谁知途遇叛乱,逃窜日久,不得回家。待到乱平,提着那囊锅底焦饭赶回家中,母亲双眼已哭瞎了。陈遗进门,跪地哭拜,竟使母亲复明。
    更早千年,孝子曾参说过:“初做小吏,月薪三釜米,赶快背回家,供养双亲,我心头真快乐。双亲去世后,月薪提高到三千钟米,领到手,只想哭。啊,还我的三釜米吧!”
    想起我小时候,有长辈问:“长大干啥?”  回答: “做事。”又问:“ 做事干啥?”又答:“ 挣钱。”再问:“挣钱干啥?”再答:“供妈。”母亲在旁听了,笑得很甜。我十九岁时领稿费十五万(此系旧币),全交与母亲,自己徒步到成都去参加工作。七年之后罹祸,只领生活费,再无钱供妈,如是者二十年。至今心中有愧,觉得小时候的回答欺骗了老人家。而今我也老了,欲养亲而年不待了,为之一叹。

                              ——选自《读者》202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父亲的轮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