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那个吻(下)
蒋方舟
他为什么沉默?这时候,契诃夫写了一段我认为神来之笔的叙述:“原来这件事只要这么短的工夫就讲完了,他原以为会讲到第二天早上呢。”
他讲完之后,有的军官怀疑地看着他,有的军官漫不经心地说:“她一定是个心理变态的女人。”
这个士兵只能失望地附和道:“对,她就是一个心理变态的女人。”
然后,关于这个惊心动魄的吻的故事结束了,士兵再也没有回去过那个举办舞会的大宅子,他绝口不再提这件事。
为什么如此喜欢这个故事呢?
因为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文学和生活的关系。这个士兵经历的和他向外人叙述的只是一个意外,没有任何的修辞,没有任何严肃的观察和自我观察,所以他很快就讲完了,而且在别人听起来,那是个非常可笑的故事。
而在契诃夫描述这个吻的时候,他写了那个时刻潮湿的空气,隐约的音乐,丁香花的气味,那个女人温柔的胳膊,女人的吻在士兵脸上留下的潮湿的触感,以及在那个自卑和敏感的灵魂里留下的永恒的印记。
这个故事对我来说就象征着文学的本质。它就像一种神奇的魔法,打开时间的褶皱,把一秒钟定格,仔细地去看里面的每一个细节,这一秒钟变成了永恒。
当我们并不拥有或者并不欣赏文学的时候,生活就只是生活,只是一个个偶然或者必然的事件,一个个过客,一段段终将被我们遗忘的感受,一句句并非出自内心的话。
而当我们读过契诃夫的《吻》,以及其他文学作品里所描述过的吻之后,我们人生中的每个吻好像都变得丰富。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写下关于自己的吻的回忆时,会像契诃夫一样,认真地在文字里复刻彼时空气里的味道,和远方隐约的音乐。
一个吻不再是一个动作、一次事件、一种成就,而是小心翼翼地封存在内心的玻璃罐里的完整体验。它短得只有一秒钟,却漫长得经得起无数次回忆。
当我们人生中有了永生难忘的时刻,我们不再只是会说:“我很高兴。”或者是:“我很难过。”我们会记得那一刻的温度,屋顶上的叮当响声,不知情的路人的神情,阳光在置物架上的瓶子上留下的阴影。
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生活的本质。
我们的人生因此丰富了成千上万倍。
人们总是说,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但我认为并不是时间本身变快了,或者是生活的流速发生了某种变化,而是我们的时间密度变得低了。在地铁上,在办公室里,在家中,我们以不同的姿势拿着手机低头看同样的信息、同样的娱乐节目,分享着同样的快速流动的弹幕,弹幕说着差不多的话:“笑死我了”“666”“十1”。
当这一天终了,我们快要入睡的时候,发现这一天好像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也没有在我们身上留下什么印记。
如果说文学有何意义的话,那就是能把我们从这种“没什么好说的”的生活中解救出来。重要的并不是我们在书里读到了什么,而是在放下书抬起头的片刻,觉得世界变得更清晰了一些,时间变得更缓慢了一些。
你会发现对于人生来说,你没有那么健忘。
你想起了很多东西,比如,你又想起了那个吻。
——选自《读者》2021·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