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住那个吻(上)

(2022-03-23 14:19:09)
分类: 妙文精选
               记住那个吻(上)
                            蒋方舟

    我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读文学作品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的确,文学不能让你变得更成功,不能带给你快乐,也不会让你更好地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会教你怎么谈恋爱。
    我之前认为读文学作品是为了获得一种情绪,比如感动得嚎啕大哭,或者恐惧得毛骨悚然。但是,影像在传递情绪上要比文学方便和快捷得多。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文学呢?
    前两天,我去看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的展览。他出生于19世纪末,生活非常简单,没有结婚,一直和3个独身的妹妹生活在一起,鲜少外出,甚至很少和人来往。
    在喧嚣的20世纪,当其他画家都沉迷于各种画派、各种主义的时候,他沉静地待在老家博洛尼亚,静静地画着自己家里的静物和窗外的风景。
    他一辈子几乎只画过这些东西:博洛尼亚郊外的一些山,一些树,一些花,还有家里的几个瓶瓶罐罐,那些他看了几千遍,画了几千遍的静物。
    他就像种在山坡上的一棵树,只要有风的时候就会微微摆动,并不会拔腿去到更远的地方。
    我问一起看展的朋友:“他是哪里来的耐心呢,重复地画着这些简单的事物?”
    朋友说:“他真的相信这些瓶瓶罐罐里有整个宇宙。”
    我的朋友说,当你花成千上万个小时去观察某个东西,成千上万次试图去描绘一个瓶子,你就会越来越接近一个瓶子的本质。
    这时候,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要读小说,因为小说是最接近生活本质的事物。
    生活的本质是很难把握的,我们每个人都活着,但是在一生结束之前,一年结束之前,甚至一天结束之前,我们真的能准确形容自己度过了怎样的时光吗?
    每隔一两天,我就会和我爸爸通电话,他总是问我:“怎么样?”
    我说:“挺好的。你呢?”
    我爸也说:“挺好的。”
    我说:“哦,那挂了啊。”
    我们并不是不耐烦,而是因为确实不知道如何传递和描述自己的生活。我们能分享的只有具体的事件:今天外出工作了,今天降温了,今天我爸偶遇了我的小学同学,等等。然而说出口的时刻,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心想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更微妙的感觉就更难以描述了,比如我昨天下午在家看书,电视上正在放交响乐队的演奏,3点钟的阳光刚好照在书页上,我的书房窗户正对着的一棵大树上飞来一只鸟。那一刻,我感觉无比幸福,我觉得世界处于一个刚刚好的完美瞬间,连空气中的尘埃都排列在刚刚好的位置,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满足的人。
    但这种感受我不仅很难跟人分享,甚至很难对自己形容:我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我又该如何保留这种感受?我知道我不能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刻,因为照片留下的只是影像,而不是我的情感。
    而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能够传递不可传递的情感 ,能够留住不能留住的瞬间,那就是文学。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故事,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的《吻》。
    这个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士兵参加一场舞会。这个士兵身材矮小,背有点佝偻,生着山猫样的络腮胡子。他非常自卑,不善交际,从来没有跟女人有过什么亲密关系。
    他看着那些跳舞的人,羡慕又嫉妒。舞会进行到一半,他就觉得自己只是个碍事的人,想往外走。
    可是他迷了路,走进一个漆黑的房间。门有一条缝,门外有隐隐约约的、忧郁的玛祖卡舞曲的声音,窗子敞开,有白杨、紫丁香和玫瑰的气味。
    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听见匆匆的脚步声、连衣裙的沙沙声,一个女人低声说:“你终于来了。”然后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脸颊上留下了一个吻。但很快,那个女人意识到自己认错了人,匆匆忙忙跑了出去。
    就是这个吻,深深地烙印在这个士兵的脸上、心里,他觉得一件不寻常的好事发生在他的生命里。
    于是,不仅是那天晚上他幸福得晕晕乎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都晕晕乎乎的。最后,在某一天晚餐时,他终于忍不住向其他军官讲了这个故事,他开始详详细细地述说亲吻这件事,但是过一会儿就沉默了。(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