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茧的意味

(2022-03-19 11:03:51)
分类: 妙文精选
               茧的意味
                          郁喆隽

    某部电视剧里有这样一段极短的对话:孙子问爷爷,什么是老茧?爷爷说,你伸手摸摸我的手,这个就是老茧。一生务农的爷爷手上长满了茧。他的孙子已经不可能再去务农,手上也不会长出茧了。如今的孩子大约只有在求学时,因为握笔过于用力而在中指第一指节上长茧,以后用手机、电脑多了,这里的茧也会逐渐消退......
    人们的物质条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极大提升,这是好事情。然而,很多人不会想到的是,由于生活的改善,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独特的体验,甚至是身体特征,茧仅仅是这种改变中极小的一个例子:人们穿上了鞋,脚底不再长茧;不再锄地砍柴,手掌上也不再长茧;不再射箭,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也不再长茧;不再手工纳鞋底,食指和拇指尖也不再长茧......人类失去的不仅是硬化的表皮角质层,而且是很多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技能。这个过程似乎是不可逆的,而且是一种和传统的彻底断裂。
    记得小时候吃过一种叫作“甜芦粟”的植物——它们的外皮呈青绿色,大约手指粗,截成一尺多长,嚼起来略有甜味,纤维丰富,和甘蔗差不多。不过它的水分和甜味都不及甘蔗。有人还能劈开甜芦粟的外皮,巧妙地制作成灯笼、动物等各种摆件。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吃过这种甜芦粟了,于是问了身边一些朋友,加上搜索引擎的帮助,才查到这原来就是一种甜高粱,在江阴、常熟、太仓、启东一带叫作芦穄。但是由于容易出现病虫害,经济回报不及水果,吃起来也颇费力,所以种植的人越来越少了。同样,另一种叫作“金铃子”(又被叫作癞葡萄)的植物也很少见了。它有些像金黄色的苦瓜,人们只吃它果实里面一层红色的瓤,非常粘稠。虽然和蔗糖相比,它们的甜味有些寡淡,但在水果短缺的年代里它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味觉体验。很难想象,未来还会有多少人能尝到甜芦粟和金铃子的滋味。
    这是一个前浪不得不自叹不如,后浪却不断自我否定的时代。然而有些生命体验是某几代人特有的。这大概就是茧的意味。

                                ——选自《读者》202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