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泉源斋主人的博客
泉源斋主人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34
  • 关注人气:1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的早晨(下)

(2020-06-21 14:31:20)
分类: 妙文精选
               乌镇的早晨(下)
                                                刘汉俊

柴扉小扣轻声启,翠楼凝妆柳色青,南宋的乌镇是梨园教坊,戏院书场密集,是昆曲的摇篮、南戏的家乡。乌镇水剧场的木栅栏关着一园的绿丛幽篁,柳垂金丝,藤挂银钩。古朴朴、生脆脆,宛如银杏坛边,仿佛桃花源里。一回头,二层小楼的窗棂上竟然探出一个笑盈盈的鲜活脸庞来,木窗黑瓦,背景古老而苍翠,让你惊乍之余生出一丝感动、九分惆怅。渡头风瑟瑟,溪畔雨萧萧,拥岸芦花雪成团,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江南风、江南雨、江南曲;凉风袭面,秋水伊人,不知道是庄子的秋水还是王勃的秋水或是王维的秋水,只把那满河的秋波、满园的秋愁,掩藏在那惊鸿一瞥、莞尔一笑的温度里了。乌镇的历史江南的雨,春秋的故事吴越的曲,战槜李的壮烈乌将军的鼓,在一板三眼咿呀啊哦中韵味绵长。你鼓你的锣,我听我的戏,你哐嘁哐嘁热闹你的,我若痴若醉欣赏我的。剧场外,是溪边青青草、荷池田田叶、吴越软软风,直教你不晓得自己是在春秋还是在唐宋,是剧中人还是画中人。往事这么演着,像河就这么淌着。
历史的水榭歌台,文心是永恒的主题。乌镇是江南的植物园、水泽园、芳草地,更是水乡的诗心词眼曲牌名。藤萝连水,飞桥卧波,有群鱼来嬉,捣乱你镜头里白墙黑瓦飞檐的倒影;三秋桂子,十里荷香,有秋风来袭,把你卷回唐诗宋词元曲的故乡。二十四桥明月夜,一觉醒来是乌镇,大运河在杭嘉湖平原布下密密的水网,只等捕捉你的目光。七十九条巷弄七十多座桥,乌镇如罾网密织,车溪是纲,四栅为目,纲举而目张;到处是口,随时是结,浩渺水乡密密缝。不知道哪里是刘禹锡的乌衣巷、陆游的杏花巷、戴望舒的雨巷,分不清哪个是张继的寒山枫桥、柳永的烟柳画桥、徐志摩的沉默康桥;找不到一瓢颜回的陋巷、五柳先生的对门、南梁太子的读书处、徐霞客的书款归还地、茅盾的林家铺子。经年的文心,被刘勰的秋风在乌镇打了一个千千结,让你解不开、放不下。
你纠结你的,唯美的乌镇却给自己留出许多闲散,像国画里的枯笔飞白,处处有空地,时时有闲居。风灯依旧在千年古庙的青砖墙上高悬,映照斑驳的街面,在晨曦中淡出。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个秋,时间白驹似乎不曾来过,一观二塔九寺十三庵,仙风宛在,道骨如昔。白莲塔凭水临风、巍然屹立,是乌镇的制高点、望天眼,祈福千年,护佑万民,迎接乌镇每天的第一缕阳光,鸟瞰京杭大运河的波光远去。漫步塔下的寺院,心在匍匐,每一步都不敢放肆轻狂。钟磬远去,香烟飘散,敬畏与虔诚犹在。白莲塔旁边是八角形的如意廊桥,像一柄硕大的如意,供在河腰上。桥上八角窗通天,四方井观水,坡廊凌水卧波,连通河的两岸。此岸到彼岸,只一河之隔,桥如人生,人生如渡。
寺院无经声,古街稀行人,早起的乌镇最为本色,一切都是原生态。家家户枢在吱扭,户户楼板在咯吱。两岸人家隔河应答,街市小铺卸木开门,谁家的锅碗瓢盆稀落、密切地响起来。街市的早行人,是身着青色、灰色对襟布衫的当地居民,是灵动的古朴、凝固的时尚。小船荡波,单撸轻摇,有早起的船工在做保洁。乌镇人适应了当风景,不知道哪个巷口,哪个对岸、哪个窗棂,会有长短镜头对焦过来,不知道是拍景还是拍人。晨扫老人的节奏像钟摆,勤劳的背影如剪影;船娘摇着橹啊扭着腰,婀娜随你拍,你在桥上看景,窗后有人看你,咫尺之间鼻息相闻,嫣然一笑,赧然颔首,算是交换了名片。路人街遇,客商招呼,劳驾问个路,帮忙拍个照,全凭一张笑脸。乌镇不需要美颜,经得起高清拍摄,一切可以浓缩来品味,也可以放大来赏析。初学者也能拍出最美的乌镇,再美的照片也拍不出真正的乌镇,拍了就失色、过时、落俗套。乌镇只让你看,不许你带走。
门掩万户事,窗推一色青。斑驳的粉墙推开半扇的窗,说着乌镇昨晚的夜话。每一面墙上都是晓窗半启,不只是一扇窗,是一排窗、一片窗,夜不闭窗是乌镇的习惯。人走巷南北,家住水西东,乌镇客栈民宿的木墙木门木窗上,披挂一长溜的鲜艳,月季、紫竹、绿茶、一串红,色彩如锦绣袈裟;吊兰、绿萝、铁树、大青丹,枝叶如猿臂舒展;藤蔓成团,像亲密爱人在互相缠绕,一路攀援、成蓬成荫,像人生路上的某些故事。
当一扇扇的门窗很生动很气派地全铺开,你才知道什么叫乌镇式的热情。沿古街的早点铺热气腾腾地招徕你,吃乌镇菜,品家藏酒,一碗小锅面能让你不顾形象却心满意足。吃的是味,品的是道。乌陶、乌酒、乌布、乌染,各色门店咿呀作响,在霞光中依次敞开。西栅筷子铺里,紫檀、花梨、黄檀、酸枝、鸡翅、铁木、毛竹,以及镀金,嵌银、不锈钢等各种材质的100多种筷子,直挺挺地等待你的检阅和垂询。美食有了,筷子有了,乌镇在等候你的享受。拿捏的是筷子,把握的是人生,品尝的是生活的况味。一注穿荫过巷的光辉,朗照你的餐桌,天上朝阳正晴。
阳光灿烂,生机盎然,几经损毁但风骨底蕴犹在的乌镇,经过近些年的翻修打造,创意无限、风光无边。复古像古,古得不能再古;装老像老,老得不能再老。画梁勾芙蓉,雕饰亦天然。复的是古,留的是根;仿的是旧,为的是今。处处互联网,事事二维码。穿越年代的阳光正串起乌镇的新风景。
乌镇是先民的家园、文明的摇篮、历史的片段、江南的化石、文化的标本,没有乌镇,怎能忆江南?没有江南,何处寄乡愁?
乌镇的早晨是江南的缩影,是中国的曙色。维愿一觉醒,处处是乌镇。(全文完)

                                                                                                               ——选自《读者》2020·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