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文今译 治盗法不同

(2015-03-21 07:26:39)
标签:

治世之道

不可拘泥于陈规定式

分类: 古文今译

古文今译----

                                    治盗法不同

                                               南宋 · 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六》  吴慧 

 

       【原文】唐崔安潜1为西川节度使,至官不诘盗。曰:“盗非所由通容,则不能为。”乃出库钱置三市,置榜其上,曰:“告捕一盗,赏钱五百緡。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2。”未几,有捕盗而至者。盗不服,曰:“汝与我同为盗十七年,赃皆平分,汝安能捕我?”安潜曰:“汝既知吾有榜,何不捕彼以来?则彼应死,汝受赏矣。汝既为所先,死复何辞?”立命给捕者钱,使盗视之,然后杀盗于市。于是诸盗与其侣互相疑,无地容足,夜不及旦,散逃出境,境内遂无一人为盗。

       予每读此事,以为策之上者。及得李公择3治齐州事,则不然。

       齐素多盗,公择痛4治之,殊5不止。他日得黠6盗,查其可用,刺为兵7,使直事铃下8。间9问以盗发辄得而不衰止之故。曰:“此由富家为之囊10。使盗自相推为甲乙,官吏巡捕及门11,擒一人以首,则免矣。”公择曰:“吾得治矣。”乃令凡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盗贼遂清。

       予乃知治世间事,不可泥纸上陈迹。如安潜之法可谓善矣,而齐盗反恃此以为沈命12之计,则变而通之,可不13存乎其人14哉!

 

       【译文】唐代的崔安潜任西川节度使,做官上任时不查究盗贼。说:“盗贼如果不互相包庇,便不能作案。”于是调库钱置于闹市,钱上张贴告示,说:“举报抓捕一个盗贼,赏钱五百緡。同伙举报抓捕,免举报者之罪,赏钱同无罪平民一样。”不久,有人抓住盗贼前来请赏。被捕的盗贼很不服气,说:“你与我一起作案十七年,所得赃款赃物对半平分,你怎么能抓我呢?”崔安潜说:“既然你已经知道我在闹市上贴了告示,为什么不抓他?如果是那样,他有罪当死,你可以获得赏钱。既然你被抓在先,死到临头还有啥话说?”马上命人取赏钱给抓捕盗贼的人,让被抓的盗贼看着,然后将盗贼杀死于闹市。于是各盗贼与其同伙相互猜疑,无落足容身之地,夜晚不等到天亮,纷纷逃散出境,西川境内再无盗贼。

       每当我读到这件事情,认为这是治盗的上策。等我得知李公择治理齐州的事情,便不再这样认为了。

       齐州向来多盗贼,李公择曾经严厉地惩治,却不能彻底根除。有一天抓获一个狡猾而聪明的盗贼,看他可以利用,收他“刺字”当兵,让他做侍卫。暗中打听盗案频发不能根治的原因。那人说:“这是由于富人家为他们瞒庇。使盗贼互相推举老大老二,只要官吏或巡捕上门抓一个为首者,就可以消除盗贼了。”李公择说:“我知道怎么办了。”于是下令凡捕获窝藏盗贼之人家,一律拔其房舍,铲除根株,从此清除了盗患。

       于是我明白了,治理世间的事情,不可拘泥于书本上的陈规定式。比如崔安潜治盗的办法可以说很好,但齐州的盗贼却把它当做隐匿亡命之计,效法变通之下,难道不在于各人的领会吗!

 

        注:1、崔安潜:字进之,河南人,出身名门,早年进士及第,历任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是唐玄宗朝宰相崔慎由的弟弟。

              2、平人:无罪的平民。

              3、李公择:字元中,安徽桐城人,善书法、绘画,北宋元祐年间与李公麟、李公寅同举进士,时称“龙眠(桐城)三李”。

              4、痛:严厉、严酷。

              5、殊:殊,断也。即断绝。

              6、黠:聪明而狡猾。

              7、刺为兵:宋仿五代制,”强罪囚从军“,”当刺字黥面“  以防脱逃。

              8、铃下:门卫、侍从。

              9、间:暗中、秘密。

            10、囊:覆盖、蒙蔽。

            11、及门:登门。

            12、沈命:”沈,藏匿也。命,亡逃也。“

            13、可不:即,难道不 ··· ···。

            14、存乎其人:在于各人的领会。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