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驴行记(7):岜沙汉子活秦俑

(一)
D7 岜沙苗寨
进入到他们的区域,你简直不能相信眼前的,以为时光倒流,电影电视上出现的场景,在你眼前流动......
神秘的岜沙,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全村共5个寨子,至今仍保留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走近这个神奇的地方,你会有一种时空穿越的错觉…
发髻、火枪和古树是岜沙的"三大宝"。
“岜沙”苗语的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传说岜沙是九黎部落的一支,当年,蚩尤与黄帝征战涿鹿,岜沙苗族的先祖就是迁涉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岜沙人的祖先最终选择了远离平原的高山作为生息之地,因而对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心存感激。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
有人说到了岜沙,你就得看男人,是啊,他们的潇洒与生俱来,让人着落迷!到了岜沙,不仅是眼前的男人,同样女人、小孩、老人也深深地迷住你。
岜沙男人崇尚武力,清一色地挽着苗话叫“户棍”的发髻,出门身背腰刀,肩扛火枪,岜沙可能是国家唯一批准个人佩戴枪支的寨子。据说,“户棍”这种发髻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被人类学者称为"活着的兵马俑"。
岜沙人的衣着也很独特,不管男女老少,都穿一种蓝紫色泛着光的衣服,男子穿左衽右开圆铜扣黑色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裤脚,女子头发散绾,插木梳,身着黑色对襟衣,百褶短裙,配以色彩鲜艳的蜡染及刺绣。这样的装束方便于男子上山狩猎,女子在田间耕作。
在岜沙整整呆了一整天,将5个寨子穿了个遍,因而在森林里还迷了路,好象总有神秘东东在引导着你,让你不知疲倦、不知劳累,一景一物会让人贪心地想长留......
(二)神秘的岜沙,传说蚩尤九黎部落的一支,是平常日子,没有见到特别的仪式。

(三)抢手小贾,是好友的驴友的驴友乔老爷(遵义的驴友)介绍的,初以为是开饭店之类,当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简直惊呆了,才知他是当地一个村民,因为有了他,我们对当地一些风俗人情有大致的了解,是个很淳朴的岜沙汉子。

(四)“户棍”的发髻,出门身背腰刀,肩扛火枪,原以为小贾专我们准备的,后来才知岜沙男人平时装束也是这样的。

(五)

(六)

(七)5个寨子的最高点,能见到其中两个寨子。

(七)靴子型小背娄,几乎每个下地干活男人主要随身物。

(八)

(九)要不是他的服饰,以为是陕北老汉呢。

(十)路上碰见的,很大方任我们拍,条件是要寄给他两张,半身照和全身照,呵呵。

(十一)问他发型为什么变了,他说外出打工过了,所以改变了,但回家了,还是习惯的好。
(十二)小葫芦内装着火药和沙子

(十三) 连孩子都知道头上留的发髻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男人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十四)女子头发散绾,插木梳,身着黑色对襟衣,百褶短裙,配以色彩鲜艳的蜡染及刺绣,瞧小女孩服饰多漂亮啊。

(十五)

(十六)连下地干活也穿得那么美丽,真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十七)纯真

(十八)
小贴士
1、行:
中午时分从三宝起程,招手过路小面包车时,一男一女齐刷刷伸出头,当俺小声地问多少钱带我们上榕江汽车站,俩人异口同声说“不要钱”,我们兴高采烈地上车,事后好友好奇地说,你用什么好招,俺买关子“同情”,哈哈,什么招也没有用,一个没有姿色的女人,一脸疲劳的女人,除了同情还剩什么呢,也许面相比较善良吧。。。
榕江县至从江县有80多公里,车程也要2个半小时多,路况不是很好,但沿路风景挺美。
岜沙离从江县城10多公里处,大巴司机告诉我们说有小巴车,但我们没有碰上,坐的士进岜沙30元,的士司机人挺不错,还留下电话号码,说回程无车可叫她。
2、住:不是旺季岜沙住缩比较方便,我们住“枪手部落”,房间有40元和60元的标准间,挺干净的。
3、吃:“枪手部落”的主人小江是个在成都和贵阳开过饭店的人,因而厨艺不错,可惜少了当地风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