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产业与文明》。
(2024-11-23 14:02:04)
《产业与文明》是张笑宇《文明》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书中提出了复杂社会的三个基本概念:“漏斗—喇叭”模型、三流循环和产缘政治。
任何新的科技发明,都需要经过“商业化/产业化应用“这个漏斗的检验;一旦通过检验,它将释放出不容易想象的巨大力量,即”喇叭“效应。
三流是能量流、产品流和资本流。
产缘政治比地缘政治更重要,影响力更大。
感觉本书的内容太过零碎,可读性比《技术与文明》、《商贸与文明》要差得多。尽管如此,本书很多内容仍令我深受启迪。例如,结语”股东革命“那一部分中,以下这些说法很有意思。
如果把金融产品当作一种函数,那么金融衍生品就是它的导数。
理论上,”股东价值论’的逻辑应该是公司的良好业务撑起了高估值,从而给股东带来回报,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变成了公司用金融手段实现高估值,反过来验证经济金融化的正确性。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美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援助遭到冲击的银行业和相关企业。这看起来很诡异,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打破资本主义信条,采取政府直接纾困的方式救市。但之所以会觉得诡异,其实是因为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二分法看待世界的方式已经失灵。资本流的急剧变化,已使得金融机构尾大不掉,为了维护经济体的正常运作,除了纾困,别无他法。
金融端过分膨胀,以至于改变了市场经济的性质这个基本的趋势和方向没有改变,未来仍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
金融机构可以用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行业内“神圣语言”(或“黑话”来解释为什么它这么值钱是合理的,而只要大家接受这套解释,资本游戏就可以继续玩得转。
真正走弯路的不是互联网本身,反而是金融力量。用产缘政治的框架分析,这是1980年代资金流的基本逻辑出现问题以后,进而导致“漏斗—喇叭”模型也被扭曲的产物。
希望以后还能读到张笑宇的作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