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芒格之道》。
(2023-12-03 20:16:13)
本书由芒格书院编写。我大概是两个月前开始阅读本书,书还没看完,查理·芒格便逝世,这种体验从没有过,很特别。感觉芒格和巴菲特就像不倒翁,本以为芒格还能再活几年,忽然听到芒格11月28日逝世,感到意外。但想想也很正常,毕竟芒格年事已高,按周岁计算是差33天满100周岁,按中国的算法,已是101岁了。
读《芒格之道》,便可明了美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状况。西科金融股东会、每日期刊股东会上芒格的讲话,可谓是妙语连珠。很多投资上的困惑,都可从芒格的讲话中找到答案。
芒格的投资策略从某个角度看是相当简单的。买入优秀的公司,长期持有甚至永久性持有。但正如芒格所说,投资从来不容易,以后比过去更难。何谓优秀公司?公司股价下跌是不是因为基本面出现不可修复的损坏?是该出局还是该补仓?长期持有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很难。
芒格的跨学科思维模型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过于困难。但芒格那种反过来想的思维却是值得借鉴的。
芒格对某些问题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绝。例如在2019年每日期刊股东会上的一个股东提问:
问题:去年,您说希望持有更多的苹果股票,现在苹果的股价跌了很多。您认为苹果的护城河和竞争优势是什么?苹果的股价为什么会下跌?
芒格:我不知道苹果的股票为什么涨、为什么跌。凭我对苹果公司的了解,我知道自己为什么看好这家公司,但是我不知道它的股价最近为什么涨跌。我们有个秘诀:我们不求知道很多。我桌子上摞着一堆东西,这堆东西解决了我的大部分难题,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太难”的一堆。我总是把东西扔到“太难”这一堆里。偶尔来到我手边的是很简单的东西,我很轻松地就做了。这是我的处世之道。所有东西都扔到“太难”的那一堆,少数几个简单的东西,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决断。
股票最近为什么涨跌?这是股市之中大多数人热衷于研究的问题,芒格却是对其不屑一顾。这正是芒格的聪明之处。
芒格很尊重中国的文化,很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
芒格觉得中国人过于相信运气,也比较喜欢赌博。芒格对中国人提出建议——相信概率,而不是运气。这很有道理,但老尤可能仍会相信运气。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