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英伦的中秋思念

(2012-09-30 18:24:53)
标签:

关爱

基督

育儿

教育

杂谈

分类: 健康生活
三十多年前,我有个叫三小的同班同学。他家家徒四壁,连块手表或闹钟都没有。每 天夜里,三小的妈妈都要起床看星星算时间。为了搭乘我的自行车,三小每天清晨五点半钟就到我家,等我一起上学。每逢阴天下雨,他们就摸不着北了,他曾在凌 晨一点敲响我家的窗户。某天放学回家,娘说三小的妈妈来过了,送来四只鸭蛋。娘知道他们家孩子多,执意不受,三小妈妈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她说要谢谢我,每 天带三小上学。后来,三小也考上大学,我们日渐失去了联系,有说他毕业后到县城工作了。爹去世的那年,我远在国外。三小闻讯后,特地回家到爹的坟前替我磕 了几个头。

老家还有个“喜哥”,是娘的义子。喜哥既不能言也不善道,是个厚道得不能再厚道 的人。喜哥家跟我家相隔两百米左右,他经常来帮爹娘干点农活。喜哥家最值钱的就是屋后那一片茂盛的竹园。二十年前春天,我回老家探亲,送给喜哥一件T恤和 一些国外糖果。当时,我看到喜哥真的喜了。两天后,喜哥来给我送行,他手里拎着两只老母鸡,腋下夹着亲手编的竹席,让我带到国外。我告诉他,这些东西不能 带,我真不需要。喜哥认为我客气,委屈得象个孩子,站到娘身边,啪嗒啪嗒地流下眼泪。他说他很穷,没啥东西拿得出手。就在我们争执的时候,一只老母鸡产下 一只蛋……

数年前,娘去世,我们一家老小回老家送她一程。为了谢谢父老乡亲多年来对老宅的 照顾和对我们的关爱,我特地安排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一起吃了次大餐,并谢绝一切礼金。那些看着我长大的老人们,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有人看着轮椅中的子 恩,更是轻声叹气、悄然落泪。邻舍二婶嘱咐道:老的都走了,别嫌老家穷,要经常回来看看……在客人中,我看到喜哥,穿着二十年前我送给他的T恤,平整崭 新!

娘走后,我们几乎不回国了,跟老家的联系少得只剩下偶尔的一次电话。平时积攒的 假期都在欧洲游玩。不知不觉中,我迷恋上慵懒的田园生活,喜欢拥抱温暖的阳光,一年四季追寻着鲜花的芳踪。我喜欢香浓的咖啡,也酷爱法国干红,醉生梦死 间,任时光流逝,任音乐声缠绕,任满足溢满胸怀,流向每一根末梢神经……

来自英伦的中秋思念
                    摄于诺曼底登陆战中的飞马大桥上

今晨,奶爸随子恩的学校去法国“游学”刚刚回到英国。对于这次旅行,我从来没有 想到会如此震撼我的心灵。在飞马大桥博物馆里,我看到一位十九岁的英国士兵在战壕里给妈妈的告别信:“……妈妈,我亲爱的,我现在才明白您对我来说意味着 什么。如果我去了,请别为我担心,我将很快回到您身边,安息在您身旁。妈妈,我为哥哥的安全担心。我为他的安全祷告,希望他平安。”小伙子写完信不久就战 死,而他的哥哥也在两个月后阵亡法国……德军公墓里,很多阵亡士兵都是无名氏,公墓所在地无山无水,只有一种阴森森的压抑感。迈步前行的时候,猛然发现, 只有半块椅垫那么大的墓碑下,却葬着好几个士兵。作为战败国,德国阵亡士兵的墓地和埋葬方式有别它国,这也许是“罪有应得”。然而,他们的公墓,却跟美军 公墓和英军公墓一样整齐干净。当时,在我眼前浮现的不仅仅是罪恶,还有感恩、尊重和曾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来自英伦的中秋思念                            秋高气爽的莎士比亚故居
来自英伦的中秋思念                              诺曼底面朝大海的美军公墓

来自英伦的中秋思念                            诺曼底阴森压抑的德军公墓
我决定在日历里加上标注,铭记这样的感受。翻开日历时,发现中秋悄然而至。中秋 本是个思念的季节,我脑海中回放的何尝不是一种思念呢!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在她面前,我经常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思念的什么,应该思念的是什么。 但我清楚,我的心底总有个位置,给思念留着。过往的纯真、往日远离权势之争远离尔虞我诈的岁月、曾经的贫乏和种种无奈,都是我的思念。思念有时是一种幸 福,有时是一种感恩,有时是一种疼痛,有时更是一种涅槃。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我跟酒精无尽纠缠,疯也似地问自己:“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再来一杯吧!让我把这塞满纵横交错思念的酒杯,仰天倒入口中,再让思念随着中秋之梦,化蛹成蝶,飞向空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