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家庭养育脑瘫健康学校情感英国爱心基督关爱父母 |
分类: 健康生活 |
早上,奶爸带子恩看语言治疗师杰奎。为了更好地了解子恩,医生需要做一小时的评估,借助交流,掌握第一手尽可能准确的资料。
评估从简单的聊天开始。杰奎问了子恩年龄、所在学校名称、暑假去哪儿玩过、做了些什么、最喜欢的地方、最喜欢的食物以及好朋友的名字等等。彼此间的陌生感立刻消除,相互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接着,杰奎跟子恩玩“爬格子”游戏。每扔一个骰子,子恩就要拿一张卡片,读出卡片上的问题,再加以回答。两人“玩”得很开心,子恩的思绪完全被杰奎“控制”着,不知不觉地给杰奎提供所需的信息。这些问题包括一些简单的常识、与人交往和社会性的话题、家庭伦理和亲情、个人喜好等多方面。奶爸静静地坐在一边,做着听众。
问题之一:“你如果突然有了一百万英镑,你会用这些钱做什么?”
子恩抬头正视杰奎,非常认真地告诉她:“我不需要钱。我只要给家里买点东西放在展示柜里就行了,绝大多数都会送给慈善机构。”
话音刚落,杰奎马上对他竖起大拇指,赞扬他有一颗“Big Heart(宽广的胸襟)”。我也趁势拍了拍他的头,说:乖小狗,我为你自豪!
子恩的回答确实让我动容。一方面让我感受到家里展示柜里最贵重的可能就是别人送的景泰蓝了,别无其他拿得出手的东西。另一方面,这个答案充满智慧,正是奶爸养育孩子时所设定的方向。独立性和社会性是育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很多人眼里,我对孩子过于残忍。比如,拄着双拐的子恩,偶尔会摔跤,只要他一摔倒,身边的成年人,无论是英国的还是中国的,第一反应都想帮助,他们往往都忘却了站在子恩身边的奶爸。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会谢谢大家的关心,帮子恩拿起拐杖,放在他身边,“冷冷地”站立一旁,看着他自己慢慢爬起来……如果爸爸不在身边,子恩也会主动拒绝这样的帮助,自己起身。子恩经常会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省下来,坚持要跟爸爸分享,也会不时地“拍我马屁”,拄着双拐到厨房,帮我倒水。如果水泼到地毯上,我会拿纸巾吸干,谢谢他心里想着他人……孩子的自信和爱心其实就在不经意间养成的。
也有些人说我给毛毛的注意力太少了,对这个问题我仔细考虑过。有如此言论的人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的生活中缺乏养育多子女的经验。毛毛和子恩,年龄不同,需要不同,体能更不一样。如果我像照顾子恩一样去照顾毛毛,毛毛一定会暴跳如雷。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独处,需要被尊重,也需要被“冷落”。两周前,我们在威尼斯度假,在那个无桥不街的城市里,毛毛对子恩的照顾,让我震惊。一个十五岁的半大小伙,硬是带着坐在轮椅上的弟弟翻过一座座桥!当时,他根本不让奶爸靠近帮忙,他说,万一爸爸闪了腰,这个假期就泡汤了……
作为教学大纲的部分要求,毛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周六上午就去慈善店去忙一小时。两个月前,学校的活动结束了,但奶爸要求他继续去慈善店帮忙。如果我们不方便接送,他得步行四十分钟前往慈善店。几年前,我在慈善店做了一年的义工,相信我的孩子也能做。走路锻炼身体,毛毛一万米都跑了,他照样能做。
在刚刚结束的评估中,其中一项让子恩把学校里做的差不多二十项事情分为“喜欢”和“不喜欢”两类,包括英文、阅读、写作、体育、宗教、算术、IT、音乐、游泳、同学交往、郊游……子恩把所有项目都归类到“喜欢”的一边。我和杰奎相视一笑,这是子恩喜欢上学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毛毛和子恩相差五岁,一个没心没肺,一个会打小算盘;一个口无遮拦,一个语出惊人……应对他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我不指望他们在学业上有何建树,只希望他们不要白白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聪明和智慧面前,我宁可选择智慧。我祈求着孩子们能有一颗宽广的胸襟,心里装下自己的同时,也能装下更多的人……
评估从简单的聊天开始。杰奎问了子恩年龄、所在学校名称、暑假去哪儿玩过、做了些什么、最喜欢的地方、最喜欢的食物以及好朋友的名字等等。彼此间的陌生感立刻消除,相互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接着,杰奎跟子恩玩“爬格子”游戏。每扔一个骰子,子恩就要拿一张卡片,读出卡片上的问题,再加以回答。两人“玩”得很开心,子恩的思绪完全被杰奎“控制”着,不知不觉地给杰奎提供所需的信息。这些问题包括一些简单的常识、与人交往和社会性的话题、家庭伦理和亲情、个人喜好等多方面。奶爸静静地坐在一边,做着听众。
爬格子游戏
问题之一:“你如果突然有了一百万英镑,你会用这些钱做什么?”
子恩抬头正视杰奎,非常认真地告诉她:“我不需要钱。我只要给家里买点东西放在展示柜里就行了,绝大多数都会送给慈善机构。”
话音刚落,杰奎马上对他竖起大拇指,赞扬他有一颗“Big Heart(宽广的胸襟)”。我也趁势拍了拍他的头,说:乖小狗,我为你自豪!
子恩的回答确实让我动容。一方面让我感受到家里展示柜里最贵重的可能就是别人送的景泰蓝了,别无其他拿得出手的东西。另一方面,这个答案充满智慧,正是奶爸养育孩子时所设定的方向。独立性和社会性是育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很多人眼里,我对孩子过于残忍。比如,拄着双拐的子恩,偶尔会摔跤,只要他一摔倒,身边的成年人,无论是英国的还是中国的,第一反应都想帮助,他们往往都忘却了站在子恩身边的奶爸。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会谢谢大家的关心,帮子恩拿起拐杖,放在他身边,“冷冷地”站立一旁,看着他自己慢慢爬起来……如果爸爸不在身边,子恩也会主动拒绝这样的帮助,自己起身。子恩经常会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省下来,坚持要跟爸爸分享,也会不时地“拍我马屁”,拄着双拐到厨房,帮我倒水。如果水泼到地毯上,我会拿纸巾吸干,谢谢他心里想着他人……孩子的自信和爱心其实就在不经意间养成的。
也有些人说我给毛毛的注意力太少了,对这个问题我仔细考虑过。有如此言论的人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的生活中缺乏养育多子女的经验。毛毛和子恩,年龄不同,需要不同,体能更不一样。如果我像照顾子恩一样去照顾毛毛,毛毛一定会暴跳如雷。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独处,需要被尊重,也需要被“冷落”。两周前,我们在威尼斯度假,在那个无桥不街的城市里,毛毛对子恩的照顾,让我震惊。一个十五岁的半大小伙,硬是带着坐在轮椅上的弟弟翻过一座座桥!当时,他根本不让奶爸靠近帮忙,他说,万一爸爸闪了腰,这个假期就泡汤了……
哥俩坐在刚朵拉上……
作为教学大纲的部分要求,毛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周六上午就去慈善店去忙一小时。两个月前,学校的活动结束了,但奶爸要求他继续去慈善店帮忙。如果我们不方便接送,他得步行四十分钟前往慈善店。几年前,我在慈善店做了一年的义工,相信我的孩子也能做。走路锻炼身体,毛毛一万米都跑了,他照样能做。
“学校里的活动,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在刚刚结束的评估中,其中一项让子恩把学校里做的差不多二十项事情分为“喜欢”和“不喜欢”两类,包括英文、阅读、写作、体育、宗教、算术、IT、音乐、游泳、同学交往、郊游……子恩把所有项目都归类到“喜欢”的一边。我和杰奎相视一笑,这是子恩喜欢上学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毛毛和子恩相差五岁,一个没心没肺,一个会打小算盘;一个口无遮拦,一个语出惊人……应对他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我不指望他们在学业上有何建树,只希望他们不要白白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聪明和智慧面前,我宁可选择智慧。我祈求着孩子们能有一颗宽广的胸襟,心里装下自己的同时,也能装下更多的人……
前一篇:奶爸的四个鸡块引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