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英国奶爸
英国奶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94
  • 关注人气:1,3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人父母】“如何爱”是一门必修课

(2010-07-28 07:10:01)
标签:

育儿

信仰

耶稣

教育

歧视

残疾

父母

社会

情感

关爱

海外

感恩

杂谈

分类: 心路历程

世界杯期间,子恩和哥哥跟成千上万的英国孩子一样,痴迷一种运动员的游戏卡。这种游戏卡一包六张,每包五十便士,卡片上有运动员的照片和基本信息。孩子们买卡片后,按国籍进行收藏。开发商很具商业头脑,每包中的运动员总是随机抽取的。孩子们通常买了N包卡片,都不能将一个球队的球员凑齐。这样,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在学校进行“物物交换”……如果谁先收集齐一个球队所有球员的照片,那一定成了整个学校最为热门的话题。


哥俩买了一本花名册,前后一共买了一百多张卡。子恩跟同学每天都互通有无,有些同学甚至会将自己多出来的卡片白白送给他。尽管如此,他俩还没收集齐一个球队的所有球员。这个过程让孩子学到了很多的足球知识,他们对所有球员的爱好、身高和所踢位置了如指掌。


为了尽快收集齐一个球队的所有球员,哥俩不失时机地向我们要钱买卡。其间,有朋友要给他们买礼物时,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便宜”的卡片。每次,哥俩完成奶爸布置的课后作业,都会向我要一包卡片作为奖励……情况渐渐失控,买卡成了我们家“唯一的”话题。奶爸一旦拒绝,哥俩马上大声叫嚷,子恩更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对着爸爸大吵大闹,满腹苦大仇深……


前天,我跟哥哥单独出门办事时,他又缠着我,让我买卡。我看着他,说:


“你可以听我说几句话,然后我们再决定买不买卡,好吗?”


哥哥不知道“有诈”,高兴地坐在我身边,听我讲话。


“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白,钱要用在恰当的地方。平时就要注意节约,不该花钱的地方不能乱花。中国有句话,钱要花在刀刃上。如果我们平时乱花钱,等我们要用钱时,就会没钱花……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知道节约用钱,不能乱花,这是第一。


第二,这个世界存在很多诱惑,它们总会吸引我们的眼球。我们不能让它们控制我们的思想、生活和情绪,更不能让它们成为我们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的东西比这些诱惑更加重要。


第三,我们要学会对自己拥有的一切感恩。我们已经买了很多卡片,游戏只是一种游戏,不要当真。我们要感谢上帝如此爱我们,除了日用饮食之外,还给我们丰盛的恩典。凡事感恩的人不会贪心。”


我慢慢地说完我的理由,等待着哥哥的回应。哥哥若有所思地抬起头,说:“爸爸,我懂了,我不要买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爸爸很高兴,你能够明白这些。你可以帮爸爸一个忙吗?回家后用你自己的话开导弟弟,让弟弟向你学习,跟你一样懂事。行吗?”


我不知道哥哥什么时候跟子恩交流的,但这几天,哥俩都没有让我们买卡……现代人容易缺乏耐心,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耐心也是一种爱。孩子只有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爱,才会如何爱。


哥俩生在国外长在国外,经常被别人戏称为“香蕉”,缺失中国文化的熏陶确实是一大遗憾。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她看到子恩年龄小,又不会走路,就一直陪着子恩玩。哥哥放学回来,很有礼貌地跟她打了招呼,可客人并没有在意,表情敷衍,把他当做不存在一样。整整一个晚上,客人没有主动跟哥哥讲过一句话。奶爸生怕孩子的自尊受伤害,只好不停地周旋。客人离开后,哥哥问我,为什么那个客人不理他……我说,人家也许不懂,他们家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他们家的中心,全家人都会围着孩子转,大人们早已不习惯家里有两个孩子时应该怎么做了。看到你这么高,理所当然把你当做大人了。爸爸妈妈知道你的感受,你也明白我们都爱你……我们虽然不能要求别人向我们清楚地表达爱的讯息,但我们一定要知道并且主动地把爱的讯息传递出去……那一次,我觉得他内心有委屈,但也有收获,从另一个角度,补上了一节当代中国文化课……


下午在邻居家小坐,哥俩和朋友家的儿子一起玩游戏时产生矛盾。子恩前来告状,说他俩不公平。奶爸故意大声说到:Boys, it is always good to share(孩子们,分享是种美德)。话音刚落,三个孩子马上停下来,重新开始了游戏。


坐在一旁的邻居听了,悄悄地笑。我压低嗓子跟他说,你别以为我不会嚷嚷,他们也怕我吵,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今天我算是给子恩面子了,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帮他说话,而是鼓励他自己去解决类似纠纷。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爸爸不应该被牵扯到与己无关的事情里,爸爸有爸爸的事情……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养育自己的孩子,别人的育儿方法不见得适合自己。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爱孩子是人之天性,“如何爱”更是一门必修课。爱不应等同宠溺,爱不是过于保护,爱不是轻易责备,爱也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如果我们凡事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孩子、禁锢孩子、束缚孩子,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过分的保护不但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会让孩子丧失创造性,更会失却动力失却自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爱的接受者,但父母有责任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适时引导,让他们学会“爱人如己”,学会面对挫折,学会理智和谦卑,学会自我完善,学会如何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