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的故事


标签:
育儿教育家庭亲子独立情感感恩子女西方文化体贴残疾信仰 |
分类: 心路历程 |
那天,妈妈出差没有回来,毛毛说他可以早上自己弄早饭,不需要我起床。但我心中已经暗下决心,六点四十我会起床,帮他弄好早饭,然后把他送到门口。
六点十分,子恩醒了,说有点冷。我给他加了一层毯子,他翻了个身又睡了。我看看表,还可以再睡半小时,便躺回温暖的被窝。
……
“爸爸,我走了,你起床吧。”毛毛来到我房间,低声说。
嗯?他已经要上学了?我在睡意朦胧中惊醒,忙问:“吃早饭了?几点了?”
“吃过了,七点二十了。爸爸再见!”他的语气非常平淡,下了楼,轻轻地关上门。
……
这件事发生在两个礼拜前。一到冬天,英国的白天时间只有六小时左右。早上上学时,天还没亮;放学时,早已漆黑。因为怕误了班车,母子俩总要打口水仗。看着他起床后缓慢的动作,每次都让我想起“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为此,我既语重心长过,也苦口婆心过,也生过气,吊过嗓门……效果总不是很明显。是我们做得太多,孩子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还是我们要求太严?我始终找不到答案。
当年,我十三岁那年的冬天开始独自起床煮早饭,然后走上七八里地去学校早读。那时,爹在外地工作,娘在地里干活,非常辛苦,我不忍让娘给我做早饭。这样的回忆总让我自豪,并成为教育孩子的资本。而今,我突然发现往事上笼罩的光环渐渐褪色,经年后,我的孩子们也许会跟他们的子女重复同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