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喜还是悲?

(2009-09-27 02:45:29)
标签:

脑瘫

残疾

养育

感恩

父母

亲子

教育

育儿

基督

信仰

英国

健康

情感

分类: 心路历程

近几个月来,七岁的子恩长得很快。我突然发现他的小腿发育跟大腿及上肢发育不同步,每次训练时,我都尽量注意训练他的下肢力量。上周,物理治疗师月访时,我跟她进行了交流。

 

“我在这个领域已经工作25年。据我的经验,子恩的状况还在我预料之中。”她委婉地说,“作为家长,尤其是你,跟孩子做了这么多年的训练,日复一日,不容易。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恒心和毅力的。”

 

我喜欢这样的说话艺术。因为太过了解的缘故,我有时候不会耐心等着后面的“But(但是)”……跟物理治疗师太熟了,她早就领教了我这个“老外”的嘴直口快。在她面前,我早就“破罐子破摔”,不再是“绅士”了。于是,我单刀直入地说:“你说吧,这是不是脑瘫的病症?你想告诉我让我接受现实,是吧?”

 

我的问题让她吃惊,英国人从来不这么直接问话,她带着稍微凝固的笑容点着头。

 

“不过,如果没有锻炼,没有初期的智力刺激,我敢肯定,子恩跟现在大不相同。”她瞪大眼睛看着我,非常肯定地说。

 

我没有搭腔,气氛陷入一种异常的尴尬。子恩则在一旁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毫不在乎我们的谈话内容。孩子对脑瘫的坦然接受常常让我愕然,他甚至教育过我“爸爸,残疾没什么不好”。

 

“孩子日渐长大,我给他锻炼经常力不从心,对今后的锻炼我真的有些茫然……”我无奈地说。

 

少许,她欠了欠身子说:“子恩的运动量已经够大的了,自行车、游泳、轮椅篮球、家庭康复训练……很少有孩子达到这么大的运动量。家庭康复不一定每天做,隔天做也可以。”

 

她的话中也许隐藏着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脑瘫就是脑瘫,到一定的时候,天天做训练也不见得有很好的效果。

 

这只是也许,只是猜测。猜测本来就带着太多的不肯定……

 

那天,我仿佛成了“思考者”,想了很多问题……

 

是悲是喜?是痛苦是幸福?是失败还是成功?是放弃还是坚持?……太多的问题象激流涌向闸口般涌上心头……

 

翻开圣经,看到我的“产业”: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

 

既是产业,就不可把养育孩子当作偿还“债务”。孩子从小对父母的那种依恋、信任、爱戴,以及他们明眸中的纯真和美好,难道不是我们父母需要温习的吗?这也正是上帝给我们的赏赐!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在制造一件无价的工艺品的过程,这不是消遣,不是无聊,更不是累赘。看似养育他人,其实是在塑造父母本身。

 

由此看来,这悲或许是喜;痛苦或许就是幸福;失败也许就是成功;而放弃就是更好地坚持。

 

吃饭前,我给子恩训练了半小时。结束时,他亲了我一口,说:“谢谢爸爸帮我锻炼。”

 

鼻子酸酸的,眼眶湿湿的,思绪却格外清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忆秋风
后一篇:英国童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