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桑兰聊天
(2009-09-21 04:37:54)
标签:
桑兰保姆家政残疾脑瘫家庭情感信仰圣经嫉妒社会关爱公德新闻杂谈 |
分类: 心路历程 |
桑兰,你是一位特殊的名人,你的特殊性体现在你无法自理、你是残疾人、你曾经是国家队体操运动员。虽然没有为国家“作什么贡献”,但你那一摔,影响大过奥运金牌选手。感谢上帝,你活过来了,尽管你二十四小时离不开护理和保姆,你却能够养活自己和他人。这一点,是最让人羡慕、嫉妒和敬佩的。
桑兰,你属于高位截瘫,每天三到四次的导尿(每次需要两个半小时)和消毒,最好由专业、最起码准专业人员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引起感染,后果将不堪设想。每天,你还必须接受大量的物理治疗和职能治疗,锻炼你的局部肌肉,被动活动你的身体,尽可能恢复上肢和头部功能,乃至开发一些新功能。你在美国治疗很久,你一定清楚这样的工作必须在Physiotherapist(物理治疗师)和Occupational Therapist(职能治疗师)的专业指导下完成。你身边的人必须经过培训,并要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和常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知道你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帮助你……
不要过多责怪那位姓杜的保姆,她没有专业基础,你也没有给她进行专业培训。如果在农村衣食无忧,她不可能背井离乡到北京做家政。说到家政,一般人都以为是收拾房子买菜做饭。一旦加上护理,那价格就不一样了,这一点,你做得很好。每月两千五百元,对一个保姆来说是到位了。
然而,对一个保姆来说,照顾你和助理的饮食起居,“马大嫂”(买、汰、烧),导尿消毒,还要遛三条狗,果真如此,真的很难。也许你爸妈在北京时能做到,并且毫无怨言,可保姆不是你的爸妈,他们完全是被雇佣的,她不可能像爸妈那样忘我地工作。爸妈可以忘我,保姆不可以,否则你违反了劳动法。
我是奶爸,在家照顾脑瘫儿子已经六年了。曾有人说我应该出去工作,找个保姆照顾孩子。我的回答是,我的孩子不需要跟保姆呆在一起,他需要爸爸。为了孩子和家庭,我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承担了一般男人不愿承担的重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六年的家庭生活,有欢笑、有痛苦、有幸福、有泪水、有伤心、有彷徨、有自豪也有希望……今天跟你闲聊,是因为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的苦衷,也更加能理解保姆小杜的处境和无奈……
近日,看到《今日说法》中一位大妈(观众)说的话,我的心一直在流血。她说:给我五千块,我也不要照顾那样的人……那样的人就是指桑兰这样的残疾人,相信你已经知道了。桑兰你别伤心,我想跟大妈说几句:桑兰家有三条狗,随便拿一条到集市上跟大妈一起卖,很多人会对小狗感兴趣。而大妈呢?您就等着重新投胎变狗吧,因为你做人是失败的;如果桑兰是大妈您的儿女,就是让您每月倒贴五百,您也会默默地照顾着她……大妈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您心肠太坚硬,这样的事情还没有轮到您头上……
话题好像扯远了。我想给桑兰两点建议:
1)你的精力有限,不要树敌太多。从你博客的评论上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对你不是同情而是讨厌,因为你是个“废人”,不像他们“健康”……仇富心理作祟人也许会责问,你凭什么拿那么多钱,你对生活要求太多,无权理论……歧视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很多人只知道说“和谐社会”,他们还不明白“和谐”的真正意义和重要性;
2)根据报道,你好像每月收入有三万,但我估计这还不包括你的隐形收入。你可以再加一点钱,雇一个保姆和一个护理人员。保姆负责买菜做饭遛狗,护理工负责导尿消毒和家庭卫生。如果这样,每个人都会轻松很多。
这个世界本不复杂,复杂的根源就在于人。祸从口出,嘴巴最易惹事。我相信《圣经》的教诲: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以弗所书4:29)。我也不时地告诫我的孩子们,如果说不出好听的话时,最好闭嘴……我真的希望大家都一起努力。
身体的残疾可以拥有健康的人生;看似健康的身体照样可以拥有残疾的人生……上帝是何等的公平!
桑兰,祝你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