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塑像

(2010-04-11 11:56:07)
标签:

杜永卫

敦煌

武威

西夏

博物馆

李元昊

党项

夏尔巴

西夏后裔

文化

旅游

 

http://s7/middle/5081af7fx83ee16ea8b56&690

     

    李元昊像——武威西夏博物馆展品。高2米,杜永卫创作,2010.4.于敦煌。今早上8点刚刚完成泥塑,接下来翻制石膏模,最后以玻璃钢成型。以下对李元昊生平以及西夏皇室后裔——夏尔巴人略做介绍。


[百度词条]:

  李元昊(1003~1048),夏景宗,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1048年在位)。西夏王李德明之子。小字嵬理,更名为曩霄。称帝前改唐宋所赐姓,为嵬名氏,自诩为青天子,即所谓兀卒。曾受宋封赏,为难定军节度使,袭爵西平王。宋初党项发展较快,社会各方面均较成熟,他适应发展需要,建立了党项的国家夏国。在位时继续对宋、吐蕃、回鹘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了夏的疆域。实行了许多利于夏发展的政策,倡导农业生产,注重手工业,尤其是铁冶业的生产发展。强调党项的风俗习惯,曾下令居民依照羌族原有习俗秃发,禁止盲目学习汉人束发习俗,下令废弃唐宋所赐李赵姓氏,改用党项名氏;又去除宋所赐爵号,称党项语首长名,建立自己的年号。夏的官制、军制、礼仪均在他指导下设立起来,能不拘民族成份,任用汉人中有才能者。西夏文字也是他命野利仁荣创制的。据史书记载,元昊很有智谋,善长于法律、兵法、佛法、汉文等学问,20 岁便领军作战,英勇机智。宋庆历八年(1048),由于他实行的建国方略与一部分贵族的主张有矛盾,具体表现为皇族与后族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被儿子宁令哥于此年刺杀。死后谥武烈皇帝。是党项的民族英雄。

 

 

http://s3/middle/5081af7fx83ee167fa3a2&690


 

http://s8/middle/5081af7fx83ee1764a037&690

http://s16/middle/5081af7fx83ee17edee2f&690

http://s7/middle/5081af7fx83ee18772ca6&690   

http://s2/middle/5081af7fx83f3f27db8c1&690

 

西夏皇室后裔夏尔巴人
 

  北宋末年,蒙古铁骑荡平了大宋王朝。北方的西夏王朝也消失在历史的云烟深处,空渺无寂,不知去向,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悬念。然而,在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樟木小镇及其下属的立新和雪布岗村落,经对这里的宗教、经济、文化、建筑、民俗、语言等方面进行考证,发现这里可能就是羁留在此的神秘的党项人后裔,他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夏尔巴。

  夏尔巴人解释说:“夏”是东方或来自东方的意思,“尔”是语气词,相当于汉语中的“的”,巴是“人”的意思。夏尔巴是中国惟一一个被承认族群但没被肯定成民族的群落,他们不少人说自己是西夏党项人最后的皇裔,并且至今仍保持着许多内地汉族人的生活习俗。他们承认自己不是藏族人,也不是尼泊尔人。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婚姻习惯和内地的宁夏、甘肃一带一样,这是他们的身份披上西夏后裔的又一个例证。
    夏尔巴男女都穿白毛线织成的镶黑边的短袖外套,白色是他们最尊贵的颜色,这和当年西夏建国后,李元昊仍然继承羌族对白色的崇拜,只允许自己及以后的帝王穿白色长袍一样;也和至今生活在四川西北地区众多的羌族人对白色崇拜一样,而且他们居住的碉楼和其它形式的民居顶部还保留着供奉白石头的风俗。

  夏尔巴和内地的汉族人一样,每年农历的12月过年,而藏族过的是藏历年。此外,羌族很重视他们的羌历年,是农历十月初一,在西夏国的首都银川至今仍保留着这一天要祭奠祖先,给故去的祖先送“寒衣”的习惯,当地人也叫“鬼节”。夏尔巴也有这个习惯,而周围的藏族人或尼泊尔人却不这样。经济上藏族主要靠牧业,而夏尔巴祖先一直是靠农牧业,而且以农业为主。流传在夏尔巴中间的说法是:我们的祖先从汉族地方来这里时,带来了种籽,让我们世世代代耕种。

  夏尔巴人不同于藏族有名字而没有姓氏。夏尔巴人有五大姓,即格尔兹、色尔巴、撒拉嘎、茄巴、翁巴。可能是当年逃亡到这里的党项人,为了躲避当初蒙古人和西藏人的追杀,把自己的姓隐瞒了。到现在,他们都有一个传统,即把姓记在心里,对人只说名字。只有遇上结婚这样的大事时才能说,因为夏尔巴有一个传统,同姓人不能结婚的,要是同姓人结婚了,要被赶出村子的。青年男女要是相爱,到结婚时,双方的家长就会问对方姓什么,夏尔巴的姓氏只有这个时候才说的。

  夏尔巴祖先们传下来的说法是,我们来自东方,为躲避战争才进入西藏的。而有关这方面的历史,尼泊尔境内的夏尔巴的经书里有记载,他们是从这里迁移过去的,带走了那些经书。夏尔巴说,他们的祖先们谈到自己时,还提到mi nia,说我们是从 mi nia来的。mi nia一词是藏人对党项羌族人或西夏人的一个说法,而且是贵族的称呼。  可以设想,党项人最后的一支力量,更确切地说是皇室成员,如今的夏尔巴,当初的情形大概是这样的:从西北地区逃离大夏国的首都银川后,基本沿着后来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逆方向,从西北到了西南,在今阿坝、甘孜一带生活了近100年的时间,强大的蒙古军队开拔到这里,和八思巴合谋建立藏地八思巴亲蒙政权后,一些党项人已经逐渐融入当地人中间了,但那些血骨里一直坚持党项人纯度的皇室成员,开始再一次逃亡,这次的方向是一条生命禁区内的死亡之旅,从南北两线,进入西藏,双方在昌都会合。这是昌都有大量mi nia的原因,也是党项人对这里推崇的原因。不久,越来越多的党项人和加入这一行列的其他民族的人,集聚昌都,形成了这里影响巨大的“羌都”。元代政权招抚了藏族八思巴政权和德格土司后,这两种力量从西和东两方面夹击“羌都”,党项人只好开始了青藏高原上的大迁徙,最后落脚米尼雅山腰,成了后来的夏尔巴……

  

                                           摘自《新西部》杂志唐荣尧《夏尔巴人的猜想》一文。

 

http://s14/middle/5081af7fx7398c2e8a5bd&690


宁夏西夏王陵博物馆中陈列的李元昊雕像,其相貌显然也有上图夏尔巴人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