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里的知了变了声

(2009-07-27 23:26:18)
标签:

一路走

陆斤六

知了

叫声

坟山

竹杆

网袋

城市

文化

分类: 闲言碎语

   这个盛夏比以往的夏天要酷烈的多,不管太阳毒不毒,知了已在我的窗外激昂高歌了好些天了。而它的叫声似乎变了,,带着城市的味道,带着机械的轰鸣!今天在屋里呆坐的时候,窗外传来刺耳的知知声,这声音很尖,又不失金属感,俨然那是骂街的泼妇扯着嗓子中嚎叫,以为是楼上楼下装修的声音,感觉又不像,拉开纱窗,“罪魁祸首”掉进屋里,一只知了赫然在目,有点久违的感觉。

 城市里的知了变了声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每每夏天,总会约上几个“猪朋狗友”,带着工具去小坟山上去抓知了,所谓的工具也就是一根细长小竹杆一头绑着一圈铁匝,圆铁匝上再套着一个透明塑料网袋之类的东西,顶着细长小竹杆往对树上知了一扣,飞进网袋了,就擒!那时的一听到知了的叫声就兴奋得不得了,因为这也兆示着一个好玩的盛夏开始了。三五成群在小溪里戏水,几乎每天都在泡在水里两三回;到田野的灌渠钓鱼,总会意想不到的收获;上小坟山上摘野果,鲜美清甜,。。。。。。儿童的玩法总是多不胜数,却也津津乐道,很是享受

 

   而今天城市里的知了的叫声似乎变了,抑或是知了被这为世博忙得不可开跤的市建的声响给同化了,还是我变了!

有缘就让它做一个小时的主角吧,留为纪念!

在拍摄期间,知了的多次叫声真的吓死我好些细胞,我竟然开始害怕这个儿时玩弄于鼓掌小昆虫,是城市里的知之不一样,还是人长大了胆子也会变小?我不禁问我自己!知了有个雅称“蝉”,与“禅”同音,多了几神圣的意味,也许我的害怕也就是对其的几分敬畏吧!

城市里的知了变了声

   知了只有雄起,也就是说只有雄性的知了才会鸣叫,雌性的这一特性已经退化,只因雄知了腹部有一个长方形的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这是雌知了不具备的。雄知了一扯开嗓门,一百呼应,群落高歌,一停即停,极富节奏韵律,俨然就是一场交响乐演奏会。叫声一般可达80分贝以上,有古人云“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如蝉鸣,如沸羹,皆乱人意”。可能今天我意就让其给乱了!所以觉得城市里的知了变了声。

城市里的知了变了声

知了作为一种自然界弱小的生命个体,而它“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这一生命规律却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在古代诗歌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而能在诗词中博得美誉的要数唐朝,当然这跟唐诗的发展不无关系。“别愁逢夏果,归与入秋蝉”之类的富有寄托而又体现特定意象的诗比比皆是。

城市里的知了变了声

至今,知了到底是不是瞎子,还没有定论,雄知了到底是不是聋子,亦有多方意见,也正是蝉的这些迷给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一般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甚至更长,破土而出羽化后,尽情歌唱。北美的十七年蝉,十七年蛰伏,才换来一个月左右的成虫生命,叫它如何不气趾高昴拚命大声歌唱呢?

也不管是乡村里的知了,城市里的知了,中国的,国外的,盛夏应该属于你们的,尽情的叫吧,叫得响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