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政区 (三十)利 州 路(1))
(2017-07-17 14:15:31)分类: 政史 |
郡县沿革起止时间:乾德三年至绍兴三年
利 州 路:乾德五年(967)三泉县直属;
至道二年(996)以三泉县置大安军;三年(997)省大安军;定天下为15路,为峡西路,治兴元府,以兴元
府、剑州、利州、阆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龙州、兴州、集州、壁州、夔州、黔州、施州、
忠州、万州、开州、达州、涪州、渝州、三泉县来属;
咸平四年(1001)分置利州、夔州二路,利州路治兴元府,以兴元府、剑州、利州、阆州、洋州、巴州、
蓬州、文州、龙州、兴州、集州、壁州、三泉县来属;
景德三年(1006)置剑门关;
熙宁三年(1070)省集州、壁州、剑门关。
兴元府:次府,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
南郑县:次赤,倚。
城固县:次畿。有麻油坝茶场。
褒城县:次畿。
西 县:次畿。至道二年(996)改属大安军,三年(997)仍属兴元府。有锡冶务。
————有茶场,熙宁八年(1075)置。
利 州:都督府,益川郡,宁武军节度。初为昭武军节度,景佑四年(1037)更州格名为宁武军节度。
緜谷县:中,倚。
葭萌县:中。
嘉川县:中下。初属集州,咸平五年(1002)来属嘉川县。熙宁三年,省平蜀县入焉。
昭化县:下。初为益昌县。开宝五年(972)更名为昭化县。
平蜀县:初名胤山县,乾德三年(965)更名为平蜀县,熙宁三年(1070)省入嘉川县。
洋州:望,洋川郡,武康军节度。初为源州、武定军节度,乾德三年(965)更名为洋州;景祐四年(1037)更州
格名为武康军节度。
兴道县:望,倚。
西乡县:上。
真符县:中。乾德四年(966)徙治原黄金县治。
黄金县:乾德四年(966)省入真符县。
阆 州:上,阆中郡,安德军节度。初为保宁军节度,乾德四年(966)更州格名为安德军节度。
阆中县:望,倚。
苍溪县:紧。
南部县:紧。
新井县:紧。
奉国县:中。
新政县:中。
西水县:中下。
岐平县:熙宁四年(1071)省入奉国县。
晋安县:熙宁四年(1071)省入西水县。
剑 州:上,普安郡,军事。
普安县:中,倚。
梓潼县:上。
阴平县:中。
武连县:中。
普成县:中下。
剑门县:中下。咸平三年(1000)以知县兼知剑门关,景德三年(1006)改属剑门关,熙宁五年(1072)仍属剑州。
有小剑、白緜、[石巴]砍、粮谷、龙聚、托溪六寨。
临津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普安县为临津镇。
永归县:乾德五年(967)省入剑门县。
巴 州:中,清化郡,军事。
化城县:中下,倚。
难江县:上。初属集州,为"倚郭";熙宁三年(1070)来属巴州。
恩阳县:中下。
曾口县:下。
通江县:下。初属壁州,为"倚郭";熙宁五年(1072)来属巴州。
其章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曾口县为其章镇。
七盘县:熙宁二年(1069)省入恩阳县为七盘镇。
盘道县:乾德四年(966)省入清化县为盘道镇,熙宁三年(1070)属化城县仍为盘道镇。
归仁县:乾德四年(966)省入曾口县。
始宁县:乾德四年(966)省入其章县。
文 州:中下,阴平郡,军事。
曲水县:中下,倚。有重石、毗谷、张添、磨蓬、留券、罗移、思林、戊门、特波、绥南十寨;有水银务。
兴 州:下,顺政郡,军事。
顺政县:中,倚。有青阳铜场。
长举县:中下。
济众监:景德三年(1006)置济众监。负责铸铁钱。
蓬 州:下,咸安郡,军事。
蓬池县:中,倚。
仪陇县:中。
营山县:中。初为朗池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更名为营山县。
伏虞县:中下。
良山县:中下。熙宁五年(1072)省入伏虞县为良山镇,建炎二年(1128)仍置良山县。
蓬山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营山县。
宕渠县:乾德三年(965)省入良山县。
龙州:下,江油郡,军事。初为"都督府",乾德元年(963)降为"下州";政和五年(1115)更名为政州,绍兴元年
(1131)仍复名为龙州。
江油县:中,倚。有乾坡寨。
清川县:下。
三泉县①:中。初属兴元府,乾德五年(967)直属,至道二年(996)于县置大安军,三年(997)仍废大安军,仍以县
直属。
集州:下,军事,符阳郡。治难江县,辖难江、嘉川、通平、大牟四县;乾德五年(967)省通平、大牟二县,咸
平五年(1002)嘉川县改属利州,析巴州清化县来属;熙宁三年(1070)省入巴州。
清化县:初属巴州,咸平五年(1002)来属集州,熙宁三年(1070)省入巴州化城县为清化镇。
通平县:初属集州,乾德五年(967)省入难江县。
大牟县:初属集州,乾德五年(967)省入难江县。
壁州:下,军事,始宁郡。治通江县,辖通江、符阳、白石、广纳、东巴五县;乾德四年(966)省广纳、东巴二
县;开宝五年(972)废,寻复置壁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巴州。
符阳县:初属壁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通江县。
白石县:初属壁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通江县。
广纳县:初属壁州,乾德四年(966)省入通江县为广纳镇。
东巴县:初属壁州,乾德四年(966)省入通江县。
大安军:至道二年(996)于三泉县置大安军,三年(997)废。
剑门关:咸平三年(1000)徙治剑门县,以知县兼知剑门关;景德三年(1006)以剑州剑门县来属,熙宁五年(1072)剑门县仍往属剑州。
利 州 路:乾德五年(967)三泉县直属;
兴元府:次府,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
南郑县:次赤,倚。
城固县:次畿。有麻油坝茶场。
褒城县:次畿。
西 县:次畿。至道二年(996)改属大安军,三年(997)仍属兴元府。有锡冶务。
————有茶场,熙宁八年(1075)置。
利 州:都督府,益川郡,宁武军节度。初为昭武军节度,景佑四年(1037)更州格名为宁武军节度。
緜谷县:中,倚。
葭萌县:中。
嘉川县:中下。初属集州,咸平五年(1002)来属嘉川县。熙宁三年,省平蜀县入焉。
昭化县:下。初为益昌县。开宝五年(972)更名为昭化县。
平蜀县:初名胤山县,乾德三年(965)更名为平蜀县,熙宁三年(1070)省入嘉川县。
洋州:望,洋川郡,武康军节度。初为源州、武定军节度,乾德三年(965)更名为洋州;景祐四年(1037)更州
格名为武康军节度。
兴道县:望,倚。
西乡县:上。
真符县:中。乾德四年(966)徙治原黄金县治。
黄金县:乾德四年(966)省入真符县。
阆 州:上,阆中郡,安德军节度。初为保宁军节度,乾德四年(966)更州格名为安德军节度。
阆中县:望,倚。
苍溪县:紧。
南部县:紧。
新井县:紧。
奉国县:中。
新政县:中。
西水县:中下。
岐平县:熙宁四年(1071)省入奉国县。
晋安县:熙宁四年(1071)省入西水县。
剑 州:上,普安郡,军事。
普安县:中,倚。
梓潼县:上。
阴平县:中。
武连县:中。
普成县:中下。
剑门县:中下。咸平三年(1000)以知县兼知剑门关,景德三年(1006)改属剑门关,熙宁五年(1072)仍属剑州。
临津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普安县为临津镇。
永归县:乾德五年(967)省入剑门县。
巴 州:中,清化郡,军事。
化城县:中下,倚。
难江县:上。初属集州,为"倚郭";熙宁三年(1070)来属巴州。
恩阳县:中下。
曾口县:下。
通江县:下。初属壁州,为"倚郭";熙宁五年(1072)来属巴州。
其章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曾口县为其章镇。
七盘县:熙宁二年(1069)省入恩阳县为七盘镇。
盘道县:乾德四年(966)省入清化县为盘道镇,熙宁三年(1070)属化城县仍为盘道镇。
归仁县:乾德四年(966)省入曾口县。
始宁县:乾德四年(966)省入其章县。
文 州:中下,阴平郡,军事。
曲水县:中下,倚。有重石、毗谷、张添、磨蓬、留券、罗移、思林、戊门、特波、绥南十寨;有水银务。
兴 州:下,顺政郡,军事。
顺政县:中,倚。有青阳铜场。
长举县:中下。
济众监:景德三年(1006)置济众监。负责铸铁钱。
蓬 州:下,咸安郡,军事。
蓬池县:中,倚。
仪陇县:中。
营山县:中。初为朗池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更名为营山县。
伏虞县:中下。
良山县:中下。熙宁五年(1072)省入伏虞县为良山镇,建炎二年(1128)仍置良山县。
蓬山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营山县。
宕渠县:乾德三年(965)省入良山县。
龙州:下,江油郡,军事。初为"都督府",乾德元年(963)降为"下州";政和五年(1115)更名为政州,绍兴元年
江油县:中,倚。有乾坡寨。
清川县:下。
三泉县①:中。初属兴元府,乾德五年(967)直属,至道二年(996)于县置大安军,三年(997)仍废大安军,仍以县
集州:下,军事,符阳郡。治难江县,辖难江、嘉川、通平、大牟四县;乾德五年(967)省通平、大牟二县,咸
清化县:初属巴州,咸平五年(1002)来属集州,熙宁三年(1070)省入巴州化城县为清化镇。
通平县:初属集州,乾德五年(967)省入难江县。
大牟县:初属集州,乾德五年(967)省入难江县。
壁州:下,军事,始宁郡。治通江县,辖通江、符阳、白石、广纳、东巴五县;乾德四年(966)省广纳、东巴二
符阳县:初属壁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通江县。
白石县:初属壁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通江县。
广纳县:初属壁州,乾德四年(966)省入通江县为广纳镇。
东巴县:初属壁州,乾德四年(966)省入通江县。
大安军:至道二年(996)于三泉县置大安军,三年(997)废。
剑门关:咸平三年(1000)徙治剑门县,以知县兼知剑门关;景德三年(1006)以剑州剑门县来属,熙宁五年(1072)剑门县仍往属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