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耶律大石版本仓央嘉措之几点看法

(2014-05-08 11:01:02)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佛学

分类: 文史

最早接触到耶律大石的那篇文章是在08年的飞扬军事论坛。当时简单谈了点宋人的看法,现整理于此。

原文原作者耶律大石引用的是褚亚丁根据国外资料编译的《藏传佛教故事》,在当今藏学界被批得体无完肤。试以本文开头的那首诗为例:
当我在布达拉宫,
    ---人们都称我为“纯洁海洋”大师;
    ---当我在城里街头游荡,
    ---人们都称我为娼妓王子;

而国内学者根据藏民世代口传的民歌翻译如下: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还有一种版本:

住在布达拉宫时,
是活佛仓央嘉措。
在拉萨下面住时,
我是浪子宕桑汪波。

注:传说仓央嘉措晚上出宫与情人约会是,化名宕桑汪波。(于道泉译)

三个版本,一比较,结果便出来了。一种是国外资料,一种是藏民世代口传,你更相信哪一种?何来的娼妓之说?胡说八道嘛!想是中外文化差异之故。

然而有一些奇怪,对于藏学,过多的东西不敢多说。但文中对于仓央嘉措的描述无疑是值得商榷的。作者放着国内信利,那顺,蓝国华,李汉章诸多学者、活佛(如贾拉森活佛)的研究成果视而不见,偏偏要去引用国外的论据,实在是纳闷。对六世达赖极尽荒淫妖魔化,想当然的意淫、猎奇心理,实在的荒谬。此其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西藏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一个神秘之地。一切的想当然。所幸国内有信利,那顺,蓝国华,李汉章诸多学者、活佛(如贾拉森活佛)的研究成果,聊以自慰。
目前,国内对于仓央嘉措误传诸多。研究仓央嘉措,学习藏语很有必要。
应该说,对于仓央嘉措的研究,贾拉森活佛功力深厚,无人出其右。
关于“情歌”称呼之谬误,贾拉森一直大声疾呼,予以纠正。奈何从于道泉、庄晶、格桑喇嘛、曾缄、刘家驹、到刘希武、高平、苏朗甲措诸多译者,正确无误的表达出仓央嘉措原始本意的有多少?

 

从东边的山尖上,
白亮的月儿出来了。
“未生娘”*的脸儿,
在心中已渐渐地显现。
注:“未生娘”系直译藏文之ma-skyes-a-ma一词,为“少女”之意。(于道泉译本 )


如这首广为流传的《东山月亮》第三句,藏语直译应为“未生阿妈的面容”(脸的敬语),经过多位汉人的翻译,“妙龄”“未嫁少女”“娇娘”“佳人”“少女”都出来了。读来觉得很是优美,却误导很多人。
在这个方面,萧蒂岩先生的观点和贾拉森活佛近似。萧先生免于媚俗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值得钦佩。

知道仓央嘉措源于朱哲琴的情歌,当然现在知道这种称呼是错误的。贾拉森活佛的见解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蓝国华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近七十年间,关于仓央嘉措的研究停滞不前。确实提出了一个严重的思考。当今有的仅是解放前于道泉先生的那一批,虽说有贾拉森活佛,信利,那顺,蓝国华,李汉章诸多学者,但好像缺少黄钟大吕式的宏篇巨著。
记得天涯上曾经有一篇耶律大石的文章。对藏文化极尽诋毁。当时都懒得驳他。如想讲清楚仓央嘉措的寻访,坐床,学艺,兵变,解压进京,出走等历史,岂是一言两句能说的清楚的?当年,我去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广宗寺(南寺),曾想专门向贾拉森活佛请教仓央嘉措的青海湖后世的。可惜缘分不够。憾事!

世俗的人们往往将表象当作自性的实意,来评定修行者的臧否,这是人类千古共同的悲哀。这是对佛法的亵渎,更是仓央嘉措的宿命。

 

 

风中的红莲 ---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前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0e2470100ahuv.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