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寒江001
寒江0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8
  • 关注人气: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哉,荀彧

(2012-04-25 18:21:02)
标签:

文化

                 http://s4/bmiddle/508049f7nbe7e3df90fb3&690

                       痛哉,荀彧

  

  今年的四月,一直让疾病缠身。疲惫了身体,疲倦了心绪。

  只是,今年的四月依然是郁郁葱葱,没有因为我的疾病而改变什么。窗外那棵杨树不知什么时候又焕发了勃勃生机,高大的树干直冲六楼阳台,浓密的树叶挡住了阳台一角的午后阳光。而我,就坐在这阳台的树荫下,望着静寂的天空出神想起了荀彧,莫名的一阵心痛,一声长长的叹息。

  一直喜欢读三国,一遍又一遍,沉醉在那战鼓硝烟之中。读三国,就如读一长卷英雄史诗,读一个英雄倍出的年代。曹操的伟略,关公的忠勇,周瑜的倜傥,诸葛的智悲。无不留下深深铬印,让我敬重,让我钦佩。让我读到心痛的,只有荀彧一人。

 

  史料中是这样记载荀彧的荀彧字文若,颖川郡颖阴县人,名门之后。荀彧年少时,南阳名士何颙非常看重他,说他是一个辅佐帝王的人才!荀彧初跟袁绍,袁绍待之为上宾。过了一些时候,荀彧发现袁绍虽然势力很大,但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断定他不能成就大事,毅然来投当时势力很小的曹操。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等等,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这是多高的赞誉?

  荀彧不但谋略过人,在做人做事上,更显出高尚情操。荀令留香,这个成语是说荀彧曾到别人家里,坐过的地方好几天都有香味。我总是认为,成语典故与其说是称颂荀彧的仪表不如说是称颂荀彧的品德。荀彧毕生为着自己的理想努力着,重振汉室,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相信只有曹操才能让自己的理想实现,所以他尽心尽力,不敢有一丝疏怠。他不但自己这样,还四处为曹操招募人才,如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全是在荀彧的引荐下效力曹操的。

  三国中关于曹操有个著名的故事,就是208年曹操赤壁兵败后哭郭嘉的故事,曹操哭着说,若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郭嘉,这个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的谋士

 

就是公元196年,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当我读到曹操哭郭嘉故事的时候,我就想到,其实荀彧死了你不是更应该哭吗?少了一个政敌,也少了一个知己。也许曹操真的哭了,只是他不会让世人看到吧。

 

  一直相信荀彧是个难得的人才,但他的悲剧也是他的杰出才华。前面已经说过,他的理想就是重振汉家江山。当有一天,荀彧他发现曹操真正的目的已不是光复汉室,而是自己想取而代之的时候,他就一下转不过弯了。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认为曹操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将此事秘密征询荀彧的意见。晋位国公,要加九锡之尊,仪仗和起居要与天子等同,这与荀彧忠汉的正统思想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他认为发曹操起义兵本来是为了匡正朝廷、安定国家,怀抱忠贞的诚心。他更害怕曹操成为第二个王莽、董卓,使天下陷于混乱之中,因此,他极力反对曹操进魏公加九锡。因为这些,两人有了分裂。

  从此,荀彧感觉自己走在一条与理想背离的道路上,很痛苦,而他又无法改变这一切。他这才发现,这个时候他越是帮助曹操,与他重兴汉室的理想王国就越远;但他不帮曹操又能如何?他总不能在这个时候转投刘备吧,何况在曹操这儿,他努力奋斗了20多年。他心情压抑苦闷自不待言。

  正好遇上征伐孙权,曹操不放心再让荀彧呆在朝庭。上表请派荀彧到樵地劳军,荀彧因病留在寿春,由于心中忧郁而死,当年五十岁。关于荀彧死,《三国志》上是这样说的。

  而更受文学戏剧青睐的一种死法是曹操托人送给荀彧一只食盒,打开后空无一物,荀彧明白了曹操的用意,遂服毒自尽。这种死法看起来很有艺术,也很合理。我倒是很愿意信这个故事。

  荀彧走了,但他的死还是没有阻挡曹操的政治野心,在他死后的第二年,曹操就升为魏公了。其实,我们也不会去指责曹操。曹操是英雄,他自有自己的政治目标,成大事何以拘小节?不是也有太多的人去说汉高祖刘邦道德流氓吗?

  荀彧从20多岁来到曹操身边,一直到50岁离世。荀彧只可能出现这样的结局,只能说明荀彧不是英雄,他若能审时度势,及时转变自己的观点,更改自己的政治主张,结局一定不会这样了。当然,若是这样,荀彧也不是这个荀彧了。

 

  高大的杨树终是没能挡住西下的霞光,一缕金黄照在我的脸上,眼前一下朦胧了起来。一个清瘦的老者在朦胧中向我走来,几缕长髯在脸前飘动。您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话荀彧,您想说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