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新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

(2010-01-08 15:34:33)
标签: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市场新秩序

股市结构

金融产品

人才

法治

财经

译文/邓燕飞

新国家战略(Forbes,牛津大学,20091006,USA,am06)

要在2020年前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城市还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全球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国政府2009年4月29日首次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前将上海打造成一个开放、竞争的全球金融中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国外和国内投资者来说,上海要成为兼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将开发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引入更多的衍生工具、期货及其他产品。涵盖股票指数、汇率、利率、股票和债券等衍生工具。期货将包括以能源和矿产为基础的产品

 

——逐步增加国际发展机构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逐步增加在上海上市的外国公司

 

——将与香港协作开发证券产品

 

——还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包括登记,清理,信托业务,咨询,信用评级和会计等

 

以上皆是新秩序的建构。其实这些目标并不新颖,但却变得更加重要。中国过去曾一直关注美元贬值,事实上即便中国减持数万亿美元也不会带来重大损失。它需要做的是,更快建立一个强大、独立的金融体系,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上海是中国新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

 

达成上述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优化股市结构。在上海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配额低于300亿美元,只占总市值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应扩大开放,允许更多外国公司在当地上市,以存托凭证或贸易互补的形式在中国上市交易。此外,人民币计价债券的多边发行机构,也应增加。

 

——减少政府干预。在上海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私人和外国公司则迥然不同。民营企业的上市宿愿正慢慢实现,立足于大陆内地的台湾公司曾率先受益。

 

——创新金融产品。在上海,除了股票和债券,其他金融产品少得可怜。2006年,可用于交易的股指期货成立,但一直没有交易。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引入卖空和保证金交易,但尚未发生。

 

——切实加强法治。尽管上海市政府表示正在努力改进服务水平,但中国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有时极不稳定,这容易导致外国投资者丧失信心。

 

——极度缺乏人才。上海有21个大专院校,其中几个在中国负有盛名。他们有超过300,000名学生。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足够的合格人才,能够肩负建设全球金融中心时在金融、投资、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责任。

 

——进行货币改革。要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上海需要有充足的能够自由流动的资本。目前,人民币可兑换,但并非资本性账户。

 

全球信贷危机使中国确信有必要加快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使中国在全球市场有更大影响力。上海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的硬件。但是,在2020年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前,中国必将遭遇一系列更加艰巨的挑战。中国准备好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