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善于捕鼠。本来数量是很多的,但因为南方人又吃肉又吃蛋,中医用来入药祛风,乐器制作人用皮来蒙琴,现在也濒危了:
细纹南蛇,不像南蛇那样身体后部有黑色的花纹,通体颜色一致且鳞片细密:

铅色水蛇,上一辑说水蛇时提到过:
台湾标蛇,台湾特有物种:
原矛头蝮,又名龟壳花。与带蝰字的一样,带蝮字的也一般都是毒蛇:
短尾蝮,有些地方叫土公蛇或土婆蛇。尾巴一下子就变得很小,是毒蛇的典型特征:
中介蝮:
蝮蛇中的极品是尖吻蝮,一般叫五步蛇(也有的地方叫百步蛇),顾名思义人被咬了走五步就麻烦大了,所以一般要就地立即处理。小时候我一个堂妹曾被咬,我们找人家砸破一个瓷碗划破放血排毒,没事。后来一个表外甥被咬,因为没人帮忙,造成截肢。这蛇有异名,李时珍先生因为是蕲春人,认为只蕲春有,改名叫蕲蛇写进《本草纲目》。其实江西很多地方有。有的地方因其花纹似棋盘,叫棋盘蛇:
美国有一种毒蛇叫响尾蛇,我们经常在美国文学作品中读到,也有人称之为加州响尾蛇。这种蛇尾部会舞动发声,比较吓人。事实上所谓加州(加利福尼亚州)响尾蛇不是一种,而是四种,南太平洋响尾蛇、北太平洋响尾蛇、西部菱背响尾蛇、小盾响尾蛇。来看看它们的舞姿:
王锦蛇,有的地方叫臭青公或臭青母,仔细观察它的头部和尾部再与上面的蝮蛇对照,一看就知道这是无毒蛇:


过山刀,这种蛇专门吃青蛙:
腹链蛇,是一个属的名称,有多种:
台湾钝头蛇,只有台湾芙子岭有:
爪哇瘰鳞蛇,港台地区称谓沙皮蛇,与沙皮狗是有那么点儿像:
白腹游蛇。叫游蛇的大都无毒:
斯文豪氏游蛇:
水游蛇:
缢缩游蛇,是生活在美洲的蛇,较大,能用身体压住猎物然后吞食:
白条锦蛇,也是游蛇科的,中国北方的常见无毒蛇。耐饥渴,一年半不吃都能挺过去:
南方比较常见的是黑眉锦蛇,有一条黑色的眉毛。川、黔一带叫菜花蛇,我老家黄龙山叫黄颌蛇:






双斑锦蛇:
游蛇科的褐色蛇常见的还有草花蛇:
草原蝰,带蝰字的,注意了:

鼓腹咝蝰:
乌萨巴拉树蝰,只在坦桑尼亚的少数山区有,长角的蛇,根据环境拟态,有时不一定是褐色:
鱼鳞灌木蝰:
加蓬咝蝰,特别毒的蛇,毒牙能长达5厘米,目前没发现有超过它的牙长的:


撒哈拉角蝰,生活在沙漠,最长也不过一尺多,但很毒。三角形头(参看前面的尖吻蝮和加蓬咝蝰)也是毒蛇的典型特征:
茶斑蛇,分布于湖南以南,微毒:
大头蛇,中国也只南部有,微毒:
黑头蛇,也称黑头剑蛇,无毒:
烙铁头,是蝰科下面一个属的名称,当然多是毒蛇。最早的烙铁,头是三角形的,所以也就是三角形的头了。下面介绍几种烙铁头。
山烙铁头,上山下田入屋的主:
鸿山烙铁头。鸿山在福建,有一些特有品种的蛇,与其他地方的都不同。烙铁头是,竹叶青也是:
台湾烙铁头,又叫阿里山龟壳花蛇,它其实是山烙铁头的台湾亚种:
有“龟壳花”之名的也大多有毒。菊池氏龟壳花蛇:
拟龟壳花蛇:
下面来介绍一些褐蛇中的大个子,当然也是蟒蛇了。
血蟒(短尾蟒),东南亚的蟒,有人当宠物养:
窝玛蟒,澳洲的蟒:
斯氏星蟒,也是澳洲的,常见宠物蛇:
紫晶蟒,澳洲最大的蛇,最长能长到8.5米左右,能捕杀袋鼠:
缅甸蟒,世界上六种大蛇之一,可以长到90多公斤:
球蟒。上一辑介绍过,这里主要看看褐色种:
网纹蟒,东南亚一带的蛇,是世界上已知最长的蛇,能长到12米:
眼镜王蛇不是很厉害吗?在网纹蟒面前也就小菜一碟。请看网纹蟒绞杀眼镜王蛇:
地毯蟒,分布于澳洲、新几内亚以及印尼部分岛屿。看它进屋抓人家的猫,多么敏捷:
亚洲岩蟒,又叫印度岩蟒,也能长到60公斤:
非洲岩蟒,非洲最大的蛇:
蟒蛇再厉害,也不是人的对手。请看非洲人是怎么捕岩蟒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