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生中,跌跌碰碰的,人不可能一生一帆风顺。而时间总是和我们开玩笑,年轻的时候拿身体换钱,老来拿钱换身体。在我们为将来的成功而不断付出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拿什么来拯救自己的健康?生活的物质质量可以通过不断的赚钱来提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生活质量却以物质质量增长的同等速度下降!环境的污染、生存状态的恶劣、长时间的工作、竞争带来的压力……这些都不断滋扰着我们。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活状态,你该如何保卫健康?给自己和家人安顿好未来,让他们的未来生活无忧?
在此次本刊和新浪财经频道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33.93%的被调查者认为保险这种投资方式最有利于保障健康(其中,23.44%的人认同长线投资地产;21.42%的人认可买理财产品或股票;21.21%的人认可储蓄)。诚然,保险的最大作用就是转移被保险人的风险。人的一生中会遭遇很多风险,而风险是无法预计的。保险在这么多理财方式中,独一无二地具有保障和投资两种功能,当然深受人们的爱戴。
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还是有很多人完全没有任何保障意识(占34.07%),而即使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却不知道如何入手(占48.26%),仅有17.67%的人表示已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了长远、科学的规划。而有38.94%的人表示单位已经买了社会医疗保险,自己便没有额外购买;只有37.57%表示除了公司的社会医疗保险外,还给自己买了商业保险;23.49%的人士是没有购买任何保险的。据统计,保费的最佳支出应为年收入的10%-15%。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购买保险的人士当中,超过半数的人(54.62%)保费支出在10%以下。看来,我们的保险意识还是远远不够。
最后要问的就是,保险仅仅就是指“保险”吗?其实,保险也有两种内涵,不仅指事后保险公司的补偿金,还包括事前的风险预防和提示。我们买保险,当然不想一纸保单能发挥效用,估计正常人都不想拿不幸来换取金钱。因此,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保险不单指出险后最大限度地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而还包括如何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因为,保险的作用包括转移风险、均摊损失、实施补偿、质押贷款、投资收益,甚至还包括合理避税等等。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有着不同的负担,如果遭遇突如其来的不幸,必将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人生无常,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计划来未雨绸缪,把个人及家庭的损失降到最低。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聪明的人就应该学会把风险分散给保险公司。但是很多人却视保险为额外开支,但其实保险并非奢侈品。不同的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险种,量身定做,有利于分散风险的同时,也给自己减负。
按生命周期理论,从单身期、组建家庭后直至退休,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的生活重心和所重视的层面是不同的,保险保障的目标也会有所差异,所以设定各个阶段的保障目标必须与人生各阶段的需求配合。那么,在这几个阶段中,你需要什么保险来保障自己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友邦保险营管处蒲海翔经理。
单身期:我们需要保障险
单身期——指从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2-5年。该时期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未来家庭资金积累期。蒲海翔经理指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人投资赚钱的黄金时期,但缺少的是回报父母。在这个时候,一般人的经济能力有限,购买昂贵的保险是不切实际的,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购买一些保障型的险种,如医疗险和意外险。
医疗险——
广州在过去10年,医疗费用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简简单单的感冒也能花掉好几百,住院一下也能花上万的今天,人们即使拿着不菲的工资也害怕踏进医院这个门槛。在这个医疗费用逐年增长的年代,年轻人一定要给自己做好规划,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高的保障。现在的医疗险一般5000元的保费就有30-60万的综合保障。目前,我国医疗险是以报销或补贴医疗费用等为主要责任的费用型险种。报销型保险主要为被保险人提供报销性质的医疗保障;补贴型保险主要为被保险人提供补贴性质的医疗保障。
人们在患病的时候,主要的开销是支付各种各样的医疗费用,此类费用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医疗报销型保险的主要功能正是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除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开销,比如住院期间每天的床位费用、营养费用、看护费用等等,这些费用的金额单日比较小,但时间长的话,积累起来的金额较大,医疗补贴型保险主要提供这些费用的补偿。但并非所有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都会报销,应该看保险公司的免赔范围。
意外险——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能断言自己一生不会遇上任何意外?估计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够躲开生活中的各种风险。意外一旦发生,受影响的不单是个人的健康,也不仅是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甚至会使一个幸福的家庭走向毁灭。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去世的人群中,大约有35%的人士是意外致死。因此,为分散风险,在年轻人刚刚经济独立的单身期,作为一种较为便宜的险种,意外险应该成为一个必需品。买一份意外险是对生命的保障,更体现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偿。
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推出的意外险都是消费型,可单独购买。“低保费、高保障”,一般而言,低风险职业的标准健康者,参考价格是每一万元意外保险的价格是20元左右。挑选此类型保险的原则是看保险产品覆盖的意外范围,最后再看价格因素。但总的来讲定价差异性很小。
成家后,四险种保平安
组建家庭后,我们的生活状态又不一样了。一个家庭的形成、成长到成熟,即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子女上学、工作,直至我们计划退休,这是人生中最长的一段时期,有将近30年的时间。
组建家庭后,也是个人的主要消费期。个人在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买房买车,子女的教育、医疗保健。这段时期,生活开始稳定,家庭逐渐形成一定的财力,并有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而随着家庭成员的年龄的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家庭到达了成熟期,这一阶段里个人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个人开始计划退休。
蒲海翔经理指出,在这人生的1/3时间里,大人要逐渐加大自己的寿险保额。同时,指定寿险的受益人为孩子,以免自身出现意外后,孩子就此失去保障。其次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越早买养老保险和重疾险越好。
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是指在保险合同在约定的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则保险公司应以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死亡保险金;当保险期限届满,则保险合同效力终止,保险公司不再付保险责任。现阶段,房子、车均成为了都市一族的必需品,这也使都市中“负翁”阶层在不断增加。虽然有着不菲的收入,但是高额的贷款还是令人喘不过气,这时候,如何为自己的财产保驾护航?其实,定期寿险就能帮你的忙。假如你贷款60万分期20年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那么,你完全可以购买一份相等保额、保险及缴费期限与房贷年限相等的定期寿险。那么,作为家庭支柱的你,也不用怕意外身故后,每月固定的还款支出令自己的家人吃不消,从而使家庭出现经济危机。因为,假如你在保险期内身故,获得的保险赔付足可以让你的家人继续把房子供完。
一般来说,过了25岁以后,定期寿险的费率逐渐提高,因此,定期寿险早买划算。而且,在定期寿险中,男女保费差异明显,男性的保费要比女性高。一名30岁的男性,投保10万保额的定期寿险,20年缴清,每年付费498元。而一名30岁的女子,同样投保,每年只要付费300元。那么,一个人对寿险的需求是终其一生?还是在某一阶段呢?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如果你的财力充足,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后代留下一笔遗产,可以选择终身寿险。但是如果财力有限,那么你应该把保障集中在一段有限时间内。
教育金——
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教育费用的支出也在增加,而现在的教育成本不断提高,家长有必要考虑为自己的孩子买教育金。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有一些专为儿童设计的,能够帮助家长为孩子将来就读高中和大学时准备好充足的教育费用,并提供身故保障、意外伤害保障和重大疾病保障等保险利益的儿童分红保险产品,比如《中国人寿的千禧理财(分红型)》、《中国人寿的红运少儿大学教育年金保险(分红型)》。这两个险种分别在被保险人高中和大学时提供教育年金和教育金红利。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同时让他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让他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而这些儿童分红保险,能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帮助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重疾险——
周围的污染现状和医学现实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概率是越来越大的。而购买保险就是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有效的经济手段。有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所有死亡的人群中,有65%的人士是患疾病而离开的。其实,在35岁的时候,人已经进入了一个疾病高发期。重疾险是一个昂贵的险种。尤其是过了40岁之后,身体素质开始下降,患重疾的几率在增加,而重疾险的保费随年龄增长开始大幅提升。有人曾经做过计算,50岁的老人在购买重疾险是30岁人的两倍,而且他付出的保费不但比年轻人多,甚至还可能超过保额。因此,重疾险还是越早投保越好。早投保,不但自己能减少保费的支出,还能得到更长的保障。
养老保险——
寿险是最能充分体现保险真正含义的险种。现在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小孩,未来出现的问题是80年代出生的夫妻两人共同负担4个老人,而当自己也老了之后,再指望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养老,那对孩子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加上现在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尽早规划自己的养老问题,是对自己和儿女的责任感。因此,现在在能赚钱的年龄考虑养老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回避的。首先,我们都应该买社保养老金,交满一定年限,可以在退休后领取。但这种养老金发放金额是当地最低月平均工资,2003年,北京最低月平均工资是465元,这对维持一般的生活而言,尚属杯水车薪。因此,第二步还是需要购买商业的养老保险。从30岁开始,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就应该开始考虑买一份养老保险。
蒲海翔经理指出,现在计划养老保险,一般有两种心态:一是储蓄。购买寿险,其实就是变相地逼自己每月存上一笔钱为自己年老之后做打算。购买养老保险之前,要算清楚以后每月能拿到多少钱,拿到多少岁。养老保险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越早购买越好,因为在你计划将来获得相应的养老金额时,越早购买的话负担越少。比如你要在退休时候拿到48万养老金,那么30岁购买的话就有30年时间去准备,但是你要在50岁的时候再考虑的话负担就重了。但是,一般人都会觉得在30岁的时候考虑养老问题言之过早,但也有经济上的因素,毕竟养老保险还是看自己的财力量力而为,不能为了以后而过度地降低现在的生活质量。二是求稳心态。养老金首先要保证安全,投资股市或者房产来养老,风险难以预测。而养老保险兼具保障与理财功能,可以抵御一部分通货膨胀的影响。
退休时:学会运用保单避税
遗产税是否开征,专家学者们已经争论了几年。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富人阶层已经形成,遗产税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参照国际惯例开征,一份可以避税的人寿保单就成为了你最佳的选择。台湾前英业达副董事长温世仁,海内外财产总额达一百六十亿元,遗产税高达四十亿元,创下当时台湾遗产税缴纳金额最高的纪录。遗产税的税率之高可见一斑。按照国际惯例,遗产税一般在40%以上,德国的遗产税率甚至高达50%。面对如此高比例的税收,我们理当未雨绸缪,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寿保单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家人未来生活无忧。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任何保险赔偿金都是免税的,子女作为保险金受益人,无须交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只要你购买了一份高额的人寿保单,以子女为保险受益人,身后就能留下一大笔不用缴税的遗产。另外,子女继承遗产之前,必须先把高额的税款缴清才能继承遗产。如果父母没有事先进行遗产规划,身故时又没有留下足够的现金和存款,庞大的遗产税往往会成为孩子沉重的负担。这时候,孩子就可以利用这份保单的保险赔偿金缴纳遗产税,避免了由于现金不足变卖资产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程度地保全了资产。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在此次本刊和新浪财经频道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33.93%的被调查者认为保险这种投资方式最有利于保障健康(其中,23.44%的人认同长线投资地产;21.42%的人认可买理财产品或股票;21.21%的人认可储蓄)。诚然,保险的最大作用就是转移被保险人的风险。人的一生中会遭遇很多风险,而风险是无法预计的。保险在这么多理财方式中,独一无二地具有保障和投资两种功能,当然深受人们的爱戴。
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还是有很多人完全没有任何保障意识(占34.07%),而即使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却不知道如何入手(占48.26%),仅有17.67%的人表示已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了长远、科学的规划。而有38.94%的人表示单位已经买了社会医疗保险,自己便没有额外购买;只有37.57%表示除了公司的社会医疗保险外,还给自己买了商业保险;23.49%的人士是没有购买任何保险的。据统计,保费的最佳支出应为年收入的10%-15%。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购买保险的人士当中,超过半数的人(54.62%)保费支出在10%以下。看来,我们的保险意识还是远远不够。
最后要问的就是,保险仅仅就是指“保险”吗?其实,保险也有两种内涵,不仅指事后保险公司的补偿金,还包括事前的风险预防和提示。我们买保险,当然不想一纸保单能发挥效用,估计正常人都不想拿不幸来换取金钱。因此,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保险不单指出险后最大限度地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而还包括如何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因为,保险的作用包括转移风险、均摊损失、实施补偿、质押贷款、投资收益,甚至还包括合理避税等等。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有着不同的负担,如果遭遇突如其来的不幸,必将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人生无常,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计划来未雨绸缪,把个人及家庭的损失降到最低。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聪明的人就应该学会把风险分散给保险公司。但是很多人却视保险为额外开支,但其实保险并非奢侈品。不同的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险种,量身定做,有利于分散风险的同时,也给自己减负。
按生命周期理论,从单身期、组建家庭后直至退休,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的生活重心和所重视的层面是不同的,保险保障的目标也会有所差异,所以设定各个阶段的保障目标必须与人生各阶段的需求配合。那么,在这几个阶段中,你需要什么保险来保障自己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友邦保险营管处蒲海翔经理。
单身期:我们需要保障险
单身期——指从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2-5年。该时期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未来家庭资金积累期。蒲海翔经理指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人投资赚钱的黄金时期,但缺少的是回报父母。在这个时候,一般人的经济能力有限,购买昂贵的保险是不切实际的,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购买一些保障型的险种,如医疗险和意外险。
医疗险——
广州在过去10年,医疗费用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简简单单的感冒也能花掉好几百,住院一下也能花上万的今天,人们即使拿着不菲的工资也害怕踏进医院这个门槛。在这个医疗费用逐年增长的年代,年轻人一定要给自己做好规划,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高的保障。现在的医疗险一般5000元的保费就有30-60万的综合保障。目前,我国医疗险是以报销或补贴医疗费用等为主要责任的费用型险种。报销型保险主要为被保险人提供报销性质的医疗保障;补贴型保险主要为被保险人提供补贴性质的医疗保障。
人们在患病的时候,主要的开销是支付各种各样的医疗费用,此类费用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医疗报销型保险的主要功能正是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除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开销,比如住院期间每天的床位费用、营养费用、看护费用等等,这些费用的金额单日比较小,但时间长的话,积累起来的金额较大,医疗补贴型保险主要提供这些费用的补偿。但并非所有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都会报销,应该看保险公司的免赔范围。
意外险——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能断言自己一生不会遇上任何意外?估计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够躲开生活中的各种风险。意外一旦发生,受影响的不单是个人的健康,也不仅是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甚至会使一个幸福的家庭走向毁灭。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去世的人群中,大约有35%的人士是意外致死。因此,为分散风险,在年轻人刚刚经济独立的单身期,作为一种较为便宜的险种,意外险应该成为一个必需品。买一份意外险是对生命的保障,更体现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偿。
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推出的意外险都是消费型,可单独购买。“低保费、高保障”,一般而言,低风险职业的标准健康者,参考价格是每一万元意外保险的价格是20元左右。挑选此类型保险的原则是看保险产品覆盖的意外范围,最后再看价格因素。但总的来讲定价差异性很小。
成家后,四险种保平安
组建家庭后,我们的生活状态又不一样了。一个家庭的形成、成长到成熟,即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子女上学、工作,直至我们计划退休,这是人生中最长的一段时期,有将近30年的时间。
组建家庭后,也是个人的主要消费期。个人在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买房买车,子女的教育、医疗保健。这段时期,生活开始稳定,家庭逐渐形成一定的财力,并有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而随着家庭成员的年龄的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家庭到达了成熟期,这一阶段里个人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个人开始计划退休。
蒲海翔经理指出,在这人生的1/3时间里,大人要逐渐加大自己的寿险保额。同时,指定寿险的受益人为孩子,以免自身出现意外后,孩子就此失去保障。其次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越早买养老保险和重疾险越好。
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是指在保险合同在约定的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则保险公司应以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死亡保险金;当保险期限届满,则保险合同效力终止,保险公司不再付保险责任。现阶段,房子、车均成为了都市一族的必需品,这也使都市中“负翁”阶层在不断增加。虽然有着不菲的收入,但是高额的贷款还是令人喘不过气,这时候,如何为自己的财产保驾护航?其实,定期寿险就能帮你的忙。假如你贷款60万分期20年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那么,你完全可以购买一份相等保额、保险及缴费期限与房贷年限相等的定期寿险。那么,作为家庭支柱的你,也不用怕意外身故后,每月固定的还款支出令自己的家人吃不消,从而使家庭出现经济危机。因为,假如你在保险期内身故,获得的保险赔付足可以让你的家人继续把房子供完。
一般来说,过了25岁以后,定期寿险的费率逐渐提高,因此,定期寿险早买划算。而且,在定期寿险中,男女保费差异明显,男性的保费要比女性高。一名30岁的男性,投保10万保额的定期寿险,20年缴清,每年付费498元。而一名30岁的女子,同样投保,每年只要付费300元。那么,一个人对寿险的需求是终其一生?还是在某一阶段呢?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如果你的财力充足,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后代留下一笔遗产,可以选择终身寿险。但是如果财力有限,那么你应该把保障集中在一段有限时间内。
教育金——
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教育费用的支出也在增加,而现在的教育成本不断提高,家长有必要考虑为自己的孩子买教育金。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有一些专为儿童设计的,能够帮助家长为孩子将来就读高中和大学时准备好充足的教育费用,并提供身故保障、意外伤害保障和重大疾病保障等保险利益的儿童分红保险产品,比如《中国人寿的千禧理财(分红型)》、《中国人寿的红运少儿大学教育年金保险(分红型)》。这两个险种分别在被保险人高中和大学时提供教育年金和教育金红利。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同时让他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让他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而这些儿童分红保险,能够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帮助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重疾险——
周围的污染现状和医学现实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概率是越来越大的。而购买保险就是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有效的经济手段。有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所有死亡的人群中,有65%的人士是患疾病而离开的。其实,在35岁的时候,人已经进入了一个疾病高发期。重疾险是一个昂贵的险种。尤其是过了40岁之后,身体素质开始下降,患重疾的几率在增加,而重疾险的保费随年龄增长开始大幅提升。有人曾经做过计算,50岁的老人在购买重疾险是30岁人的两倍,而且他付出的保费不但比年轻人多,甚至还可能超过保额。因此,重疾险还是越早投保越好。早投保,不但自己能减少保费的支出,还能得到更长的保障。
养老保险——
寿险是最能充分体现保险真正含义的险种。现在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小孩,未来出现的问题是80年代出生的夫妻两人共同负担4个老人,而当自己也老了之后,再指望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养老,那对孩子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加上现在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尽早规划自己的养老问题,是对自己和儿女的责任感。因此,现在在能赚钱的年龄考虑养老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回避的。首先,我们都应该买社保养老金,交满一定年限,可以在退休后领取。但这种养老金发放金额是当地最低月平均工资,2003年,北京最低月平均工资是465元,这对维持一般的生活而言,尚属杯水车薪。因此,第二步还是需要购买商业的养老保险。从30岁开始,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就应该开始考虑买一份养老保险。
蒲海翔经理指出,现在计划养老保险,一般有两种心态:一是储蓄。购买寿险,其实就是变相地逼自己每月存上一笔钱为自己年老之后做打算。购买养老保险之前,要算清楚以后每月能拿到多少钱,拿到多少岁。养老保险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越早购买越好,因为在你计划将来获得相应的养老金额时,越早购买的话负担越少。比如你要在退休时候拿到48万养老金,那么30岁购买的话就有30年时间去准备,但是你要在50岁的时候再考虑的话负担就重了。但是,一般人都会觉得在30岁的时候考虑养老问题言之过早,但也有经济上的因素,毕竟养老保险还是看自己的财力量力而为,不能为了以后而过度地降低现在的生活质量。二是求稳心态。养老金首先要保证安全,投资股市或者房产来养老,风险难以预测。而养老保险兼具保障与理财功能,可以抵御一部分通货膨胀的影响。
退休时:学会运用保单避税
遗产税是否开征,专家学者们已经争论了几年。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富人阶层已经形成,遗产税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参照国际惯例开征,一份可以避税的人寿保单就成为了你最佳的选择。台湾前英业达副董事长温世仁,海内外财产总额达一百六十亿元,遗产税高达四十亿元,创下当时台湾遗产税缴纳金额最高的纪录。遗产税的税率之高可见一斑。按照国际惯例,遗产税一般在40%以上,德国的遗产税率甚至高达50%。面对如此高比例的税收,我们理当未雨绸缪,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寿保单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家人未来生活无忧。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任何保险赔偿金都是免税的,子女作为保险金受益人,无须交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只要你购买了一份高额的人寿保单,以子女为保险受益人,身后就能留下一大笔不用缴税的遗产。另外,子女继承遗产之前,必须先把高额的税款缴清才能继承遗产。如果父母没有事先进行遗产规划,身故时又没有留下足够的现金和存款,庞大的遗产税往往会成为孩子沉重的负担。这时候,孩子就可以利用这份保单的保险赔偿金缴纳遗产税,避免了由于现金不足变卖资产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程度地保全了资产。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