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的披露
(2008-11-25 07:21:28)
标签:
杂谈 |
四、金融工具的披露
(一)金融工具一般信息披露要求
1.企业应当披露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主要包括:
(1)对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披露下列信息:指定的依据;指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性质;指定后如何消除或明显减少原来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以及是否符合企业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说明。
(2)指定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
(3)确定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以及计算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基础。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6)其他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政策。
2.企业将单项或一项贷款或应收款项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资产负债表日该贷款或应收款项使企业面临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金额,以及相关信用衍生工具或类似工具分散该信用风险的金额。
(2)该贷款或应收款项本期因信用风险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累计变动额,相关信用衍生工具或类似工具本期公允价值变动额以及自贷款应收款项指定以来的累计变动额。
3.企业将某项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该金融负债本期因相关信用风险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累计变动额。
(2)该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到期日按合同约定应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
4.企业应当披露每类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详细信息,包括前后两期可比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期初余额、本期计提数、本期转回数、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等。(参考教材P315例13-14)
5.企业在披露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时,除非这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是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差很小的短期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或者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否则应当按照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披露下列公允价值信息:
(1)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全部或部分直接参考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采用估值技术等。采用估值技术的,按照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分别披露相关估值假设,包括提前还款率、预计信用损失率、利率或折现率等。
(2)公允价值是否全部或部分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而该估值技术没有以相同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开交易价格和易于获得的市场数据作为估值假设。这种估值技术对估值假设具有重大敏感性的,披露这一事实及改变估值假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披露采用这种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
6.企业应披露的金融工具的其他一般信息
(二)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要求
1.总体要求
(1)描述性信息
(2)数量信息
2.信用风险信息(参考教材P323的表13-17)
主要是债务人对债务偿还的信用风险。
3.流动性风险信息(参考教材P325的表13-18)
4.市场风险信息
【例题28·多选题】金融工具列示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 )。
A.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区分
B.混合工具的分拆
C.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
D.金融工具一般信息如何披露
E.金融工具风险如何披露
[答疑编号8111305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解析】选项ABC属于金融工具的列示问题,选项DE属于金融工具的披露问题。
第七节 中期财务报告
一、中期财务报告及其构成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
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中期财务报告有可能是月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或者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当然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会计报告。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构成
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四个组成部分。其中:
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是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编制的法定内容。
注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不是中期财务报告必须编制的内容。
2.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
3.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相对于年度财务报告中的附注而言,可以适当简化,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一)中期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与年度财务报告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原则。
企业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2.遵循重要性原则。
(1)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当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中期财务数据,既包括本中期的财务数据,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数据。
(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应当保证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
(3)重要性程度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和职业判断。
3.遵循及时性原则
中期财务报告计量相对于年度财务数据的计量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二)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1.在上年度中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其中期财务报告中也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2.企业中期内如发生合并范围变化,应区别情况处理:
(1)上一会计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在报告中期不再符合合并范围的要求,本中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如果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子公司而且中期又没有新增子公司,则本中期就不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按要求提供的上年度比较会计报表,本中期仍然应提供合并财务报表。比如2007年第二季度企业增加了一个子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将子公司处置了,则在编制2008年第一季度的比较财务报表时,因2007年第一季度没有合并报表,故此时2008年第一季度的比较财务报表不需要考虑合并利润表。但年度的合并资产负债表要考虑。
(2)中期内新增符合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应纳入中期的合并范围。
3.上年度财务报告除了包括合并财务报表,还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中期财务报告也应当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
(三)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重点)
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一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
比如站在2008年第二季度的角度来讲,应提供2008年第二季度的中期利润表;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的中期利润表;2007年第二季度的中期利润表;2007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的中期利润表。
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以2008年第二季度为例,应提供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的中期现金流量表;2007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的中期现金流量表。
(四)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重点)
1.基本原则
(1)中期财务报告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应当与年度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相一致。
(2)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财务报告的频率不应当影响年度结果的计量。
比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假设从2008年2月1日开始连续发生4个月的非正常中断,从2008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来说,非正常中断未超过3个月,不应停止资本化。从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来说,非正常中断也未超过3个月,不应停止资本化。但从年度来看,非正常中断已连续超过了3个月,应停止资本化。所以这种情况就不能光站在中期期间的角度来考虑,而应以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的期间为基础来考虑。
(3)企业在中期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应当采用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
2.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取得的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收入,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计或者递延,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者递延的除外。
3.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除外。
比如啤酒厂夏季的收入肯定比冬季取得的收入多,此时不得做将夏季的部分收入放到冬季摊销等处理。
(五)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企业在中期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且涉及本会计年度以前中期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数字的,应当予以追溯调整,视同该会计政策在整个会计年度一贯采用;同时,上年度可比财务报表也应当作相应调整。
三、中期财务报告附注的编制要求
附注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
附注应当对自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披露。
【例题29·单选题】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中期会计报表的附注应当以本中期期间为基础编制
B.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进行
C.编制中期会计报表时应当以年度数据为基础进行重要性的判断
D.对于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在中期会计报表中应当采用预提或摊销的方法处理
[答疑编号8111305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例题30·单选题】对于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 )。
A.提供合并财务报表
B.母公司会计报表
C.同时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
D.提供合并财务报表或母公司会计报表
[答疑编号8111305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例题31·多选题】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披露中期财务报告中列报的各会计报表项目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B.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
C.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D.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
E.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可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
[答疑编号8111305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例题32·多选题】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编制的法定内容包括( )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E.附注
[答疑编号8111305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ABCE
【例题33·多选题】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的比较会计报表包括( )。
A.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B.本中期的利润表
C.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
D.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E.本中期的现金流量表
[答疑编号8111305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
本章小结:
1.资产负债表主要考查各项目的填列,比如存货项目包含哪些内容、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项目如何填列等。
2.利润表应注意利润的组成,比如营业利润的范围。注意几个特殊项目。
3.现金流量表是学习的重点。掌握直接法和间接法对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计算。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般了解。(矩阵式)
5.附注,关注分部报告和关联方披露。
6.中期财务报告,关注总体要求、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及附注编制要求。
(一)金融工具一般信息披露要求
1.企业应当披露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主要包括:
(1)对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披露下列信息:指定的依据;指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性质;指定后如何消除或明显减少原来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以及是否符合企业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说明。
(2)指定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
(3)确定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以及计算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基础。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6)其他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政策。
2.企业将单项或一项贷款或应收款项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资产负债表日该贷款或应收款项使企业面临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金额,以及相关信用衍生工具或类似工具分散该信用风险的金额。
(2)该贷款或应收款项本期因信用风险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累计变动额,相关信用衍生工具或类似工具本期公允价值变动额以及自贷款应收款项指定以来的累计变动额。
3.企业将某项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该金融负债本期因相关信用风险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累计变动额。
(2)该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到期日按合同约定应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
4.企业应当披露每类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详细信息,包括前后两期可比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期初余额、本期计提数、本期转回数、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等。(参考教材P315例13-14)
5.企业在披露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时,除非这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是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差很小的短期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或者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否则应当按照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披露下列公允价值信息:
(1)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全部或部分直接参考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采用估值技术等。采用估值技术的,按照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分别披露相关估值假设,包括提前还款率、预计信用损失率、利率或折现率等。
(2)公允价值是否全部或部分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而该估值技术没有以相同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开交易价格和易于获得的市场数据作为估值假设。这种估值技术对估值假设具有重大敏感性的,披露这一事实及改变估值假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披露采用这种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
6.企业应披露的金融工具的其他一般信息
(二)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要求
1.总体要求
(1)描述性信息
(2)数量信息
2.信用风险信息(参考教材P323的表13-17)
主要是债务人对债务偿还的信用风险。
3.流动性风险信息(参考教材P325的表13-18)
4.市场风险信息
【例题28·多选题】金融工具列示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 )。
A.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区分
B.混合工具的分拆
C.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
D.金融工具一般信息如何披露
E.金融工具风险如何披露
[答疑编号8111305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解析】选项ABC属于金融工具的列示问题,选项DE属于金融工具的披露问题。
一、中期财务报告及其构成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
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中期财务报告有可能是月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或者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当然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会计报告。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构成
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四个组成部分。其中:
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是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编制的法定内容。
注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不是中期财务报告必须编制的内容。
2.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
3.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相对于年度财务报告中的附注而言,可以适当简化,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一)中期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与年度财务报告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原则。
企业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2.遵循重要性原则。
(1)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当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中期财务数据,既包括本中期的财务数据,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数据。
(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应当保证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
(3)重要性程度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和职业判断。
3.遵循及时性原则
中期财务报告计量相对于年度财务数据的计量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二)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1.在上年度中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其中期财务报告中也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2.企业中期内如发生合并范围变化,应区别情况处理:
(1)上一会计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在报告中期不再符合合并范围的要求,本中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如果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子公司而且中期又没有新增子公司,则本中期就不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按要求提供的上年度比较会计报表,本中期仍然应提供合并财务报表。比如2007年第二季度企业增加了一个子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将子公司处置了,则在编制2008年第一季度的比较财务报表时,因2007年第一季度没有合并报表,故此时2008年第一季度的比较财务报表不需要考虑合并利润表。但年度的合并资产负债表要考虑。
(2)中期内新增符合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应纳入中期的合并范围。
3.上年度财务报告除了包括合并财务报表,还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中期财务报告也应当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
(三)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重点)
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一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
比如站在2008年第二季度的角度来讲,应提供2008年第二季度的中期利润表;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的中期利润表;2007年第二季度的中期利润表;2007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的中期利润表。
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以2008年第二季度为例,应提供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的中期现金流量表;2007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的中期现金流量表。
(四)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重点)
1.基本原则
(1)中期财务报告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应当与年度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相一致。
(2)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财务报告的频率不应当影响年度结果的计量。
比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假设从2008年2月1日开始连续发生4个月的非正常中断,从2008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来说,非正常中断未超过3个月,不应停止资本化。从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来说,非正常中断也未超过3个月,不应停止资本化。但从年度来看,非正常中断已连续超过了3个月,应停止资本化。所以这种情况就不能光站在中期期间的角度来考虑,而应以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的期间为基础来考虑。
(3)企业在中期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应当采用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
2.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取得的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收入,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计或者递延,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者递延的除外。
3.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除外。
比如啤酒厂夏季的收入肯定比冬季取得的收入多,此时不得做将夏季的部分收入放到冬季摊销等处理。
(五)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企业在中期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且涉及本会计年度以前中期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数字的,应当予以追溯调整,视同该会计政策在整个会计年度一贯采用;同时,上年度可比财务报表也应当作相应调整。
三、中期财务报告附注的编制要求
附注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
附注应当对自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披露。
【例题29·单选题】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中期会计报表的附注应当以本中期期间为基础编制
B.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进行
C.编制中期会计报表时应当以年度数据为基础进行重要性的判断
D.对于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在中期会计报表中应当采用预提或摊销的方法处理
[答疑编号8111305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例题30·单选题】对于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 )。
A.提供合并财务报表
B.母公司会计报表
C.同时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
D.提供合并财务报表或母公司会计报表
[答疑编号8111305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例题31·多选题】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披露中期财务报告中列报的各会计报表项目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B.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
C.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D.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
E.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可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
[答疑编号8111305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例题32·多选题】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编制的法定内容包括( )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E.附注
[答疑编号8111305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ABCE
【例题33·多选题】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的比较会计报表包括( )。
A.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B.本中期的利润表
C.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
D.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E.本中期的现金流量表
[答疑编号8111305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
本章小结:
1.资产负债表主要考查各项目的填列,比如存货项目包含哪些内容、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项目如何填列等。
2.利润表应注意利润的组成,比如营业利润的范围。注意几个特殊项目。
3.现金流量表是学习的重点。掌握直接法和间接法对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计算。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般了解。(矩阵式)
5.附注,关注分部报告和关联方披露。
6.中期财务报告,关注总体要求、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及附注编制要求。
前一篇:附注的主要内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