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淮扬菜,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是重中之重。上图是三白之首:银鱼
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宋代诗人“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
四面光我一口一条连下四条,连说四个好吃!

太湖三白之次是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太湖自繁睡鱼类,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吴郡志》有“吴人以芒种日谓之入霉,梅后十五日谓之入时。白鱼至是盛出。谓之时里白”。解放后,对白鱼资源进行保护,繁殖期禁止捕捉,使之常盛不衰。
这鱼的鲜味果真不同一般。说是野生白鱼要上百元一斤。

啊呵! 这是太湖的小虾。主人千辛万苦都找不到太湖白虾,只好来一盘这个虾,味道也不错。

(官方网站图片)太湖三白之一是白虾: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托痘疮、下乳汁,壮肠道。是强壮补精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
这次江苏美食行的唯一遗憾就是没吃到太湖三白之一的白虾。

准扬菜的凉菜也很多讲究。




砂锅鱼头豆腐汤也是一种很经典的家常汤。

舌尖飞舞的宴席

红烧肉

香肉一盘

当地人爱吃的一种小吃,叫不出名?

准扬菜的小点也十分诱人。

有道是:
美食之行逛宜兴,太湖三白尝其二;
舌尖狂舞享不尽,天下佳肴出淮扬。
四面光摄影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