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拉·布莱曼在北京奥运一鸣惊人,《我和你》在网上被点击超过50亿。
昨晚,两个月光女神的业余粉丝,出尽百宝弄了两张千元门票去澳门看“半百莎老娘”的风骚演唱会。
莎拉·布莱曼的头衔:英国音乐天后,西班牙称“歌剧天使”,德国叫“舞台剧歌后”,在日本称为“超人气歌星”,在中国她被古典界称为“歌后”,被流行界称为“巨星”
,若记不住名字就叫“大眼妹”。
“大眼妹”未出场,四眼仔粉丝先来一张立此存照。
《英国乐坛天后莎拉布莱曼澳门演唱会》被忽悠为莎拉布莱曼今年亚洲仅两场演唱会之一(另一场在韩国),澳门票价分为港币、澳门币1200元(A区)、1000元(B区)、800元(C区)、600元(D区)。
澳门演唱会规定不准带专业相机进场,我的“一镜走天涯”两人分开携带,好不容易混进来了。
歌后优美的余音绕梁,旋律醉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在开幕典礼上和刘欢用普通话及英语把主题曲《我和你》的唱得誉满全球,《我和你》在网上有超过50亿的点击率,并在奥运演出后26小时内,下载次数高达570万次。
不准带长焦进场,是怕把半百莎老娘的风骚演唱会弄出点什么?如:狗仔队会忽悠成肚内有了?
就唱歌而言,1960年8月14日出生的莎老娘仍负有很高盛名。
看不清就来张,演唱会广告照,俺的翻拍忽悠水平不错吧?
她出生于英国,从小她就目标明确地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她3岁开始学习芭蕾舞并在当地的节日庆典中登台表演。11岁时,布莱曼在艺术学校学习和表演,期间,有一次她由于被其他学生嘲笑而逃学,但她最后还是回到了学校。
12岁那年,莎拉在学校的期末汇演上“穿着吊带裙,演唱了《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一首歌曲。仅仅一年之后,学校将小莎拉送去参加著名导演约翰·施莱辛格的新作、音乐剧《我和阿尔伯特》的选角,并获得了其中的两个角色。这次小小的成功不仅仅使得莎拉以13岁的年纪首次登上了皮卡迪利剧院的舞台,更激发了她对于舞台艺术长达一生的渴望。
后来,她参加了伦敦皇家芭蕾舞学院的面试但却被淘汰。1976年,在16岁时,她加入了著名的BBC节目作为舞蹈演员之一。18岁有了第一首全英畅销单曲“I
Lose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er”,销量超过了50万并在全英单曲榜中名列第六。
常言道:一个女歌星能成功的背后要有至少两个以上的男人。莎拉能大红大紫,就有两个以上的男人。

莎拉布莱曼22岁时加入了“当代舒伯特”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猫》,从演小角色开始,
受到安德鲁·洛伊·韦伯特别关爱后,成为女一号,后又成为夫妻达六年之短。
韦伯和莎拉的风流艳日事,1983年,成为英国报纸津津乐道的新闻,受关注仅次于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小姐的联姻。1984年,这一对有情人终于结为眷属,这也将莎拉的演唱事业一步步带向巅峰。
韦伯的旋律动听上口,歌词明白晓畅,广受大众欢迎。1992年他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创作会歌“生命之友”,开幕式上主唱的女歌手就是莎拉布莱曼,这时他们已离婚两年。
离开了韦伯后,从头开始的莎拉遇到Enigma(英格玛音乐工作室)的创始人法兰克·彼得森,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之后一系列的合作。法兰克为莎拉制作的专辑包括了她最负盛名的《飞》(Fly),其中第一首歌曲《离别时刻》(Time
to Say
Goodbye)由莎拉·布莱曼和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成为德国史上最畅销的单曲。有了法兰克,莎拉展示了自己在古典和流行之间的游刃有余,也由此树立了自己鲜明的跨界风格。

现在,莎拉·布莱曼50岁了。而她的音乐生涯,看起来正在攀向第二个巅峰。在结束了与法兰克·彼得森的又一段婚姻之后,如今的她享受着与一位保加利亚音乐人“天天思念,但不要天天见面”的爱情。神奇了吧?

莎拉·布莱曼先后在34个国家获得超过150个足金及白金唱片奖项。刚是在过去的8年,已冲破全球卖出超过2,500万张CD及200万张DVD专辑。

本辑摄影与撰文由四面光忽悠,请听莎拉·布莱曼歌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