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闪烁下的“羊城新八景”

昨天晚上那场雷电倾缸雨,仿佛把天给炸开了,夜里二十一时五十分雨停了,我胆大虽不包天,也称得上“拿个雷公做胆”,竟然拿着相机上顶层阳台欲拍闪电。当时天空雷电闪烁没完没了,黑夜如白昼,缤纷艳魅,景色宜人。
但是,今天看报纸才知道,我按快门的隔壁的隔壁,约二十公里的佛山地区,这场惊天狂雷夺命雨,居然打一个雷夺四条人命。
我的妈呀!如果早知闻这宗惨剧,俺肯定不敢上阳台,那大家就看不到这组图片了。看来不读报才能有得意之作,不管死活才会写忽悠系列博文。因此,这辑舍命拍闪电得来的精彩镜象与“飞棍”图片,值得一看耶。
雷电闪烁后“钟馗再现”

见鬼了?一个雷电打死四个人,惊动了捉鬼钟馗再现。
雷电把天给炸开后,冒出许多虚拟的镜象……
外星人入侵?
空中城堡
官方的羊城新八景之二──珠水夜韵: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珠江23公里的景观长廊逐渐形成,河水日益清澈。最让人惊叹不已的,是珠江的夜景。夜幕降临,人民、解放、海珠、江湾、海印五座大桥在灯光照耀之下,如彩虹飞落人间,两岸华灯翠树,江中游船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然而,我四面光的雷人珠水夜韵,一桥盖过人民、解放、海珠、江湾、海印五座大桥。
广州城五座大桥怎比得上我这双桥荟翠
以上忽悠仅供视觉享受。下面的同一时段现场实拍,也许让人费解?
拍闪电拍出“飞棍”
看上面第二、三张图右上角,拍闪电拍出飞棍,也真是一个意外惊喜?

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上看过,有关飞棍的介绍。说的是有一种不明的神密高速飞行物体,因为成直棍状,所以叫飞棍。
经放大后的飞棍
据说,科学界早就声明不存在什么“飞棍”,说它是摄影时按镜头的瞬间产生的影象。
权威人士还逐条解释总结出“飞棍”的十大特点:
1、从未被肉眼看见。肉眼不能看见有几种可能,如:非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极高速运行,全透明等,但大家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就是看到的和拍到的不一样。人眼可以很快跟踪物体飞行,并且对影像的感觉是连续的,不像摄像机是一帧帧拍摄的,所以,人眼可以准确感觉到飞行的小虫,而摄像机拍出的就可能是“飞棍”和“无翼飞棍”。
2、在大量影视片和少量照片中出现。影视片仅仅是在逐帧或极慢速播放时才能看见。“飞棍”拍摄需要“撞”上,所以影视片中被“撞”的机会要比照片多许多,另外,由于一般“飞棍”掠过画面都是以帧来计数的,正常播放在画面上仅仅是一闪而过,人眼很难看清。而逐帧播放时,“飞棍”就出现了。其实,只要正常播放,“飞棍”给人的感觉就是虫!
3、高速飞行,据称有人计算出飞棍时速达到160公里/小时至10000公里/小时。对于一个肉眼没有看到过的,离镜头有多远都不知道的东西,仅根据拍摄帧数——一个时间参数就算出的速度怎么能作数。那么我如果拍摄一只小鸟,掠过月亮停在一棵树上,是否我就能够算出小鸟从月亮飞到地球的速度呢。
4、具有智能,飞行中可以避开障碍物。虫子或小鸟当然会避开障碍物了。
5、有两种形式,对称翼式“飞棍”和不对称翼式“飞棍”,翅膀的数量是从两对到无数对不断变化。如果拍到的是小虫侧面,就是非对称翼式“飞棍”,如果拍到的是背部或腹部,就能出现对称翼式“飞棍”,不同曝光时间,或虫子的扑翼频率不同,就可以拍出不同对翼数的“飞棍”。
6、没有一张真正清晰的照片或画面,没有任何图像显示该物体有眼睛脚爪,也没人看到它的翅膀和表皮质感。怎么可能要求一张移动轨迹照片出现质感呢!
7、世界各地无处不在。昆虫、小鸟当然无处不在。
8、从未有活体或尸体被发现。昆虫、小鸟死了后也不可能被拍成“飞棍”。
9、照片、单帧画面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照片、摄像全部都是真实的,但“未经伪造加工的影像就是完全真实的影像”吗?这正是摄像机、照相机跟人们开的玩笑。同样真实的影像还有“火棍”——汽车灯光轨迹,大家看到的就应该比较多了。
10、从未被跟踪拍到。如果被跟踪,拍出来的就是一只小虫或小鸟,只有掠过镜头,拍出来的才有可能是“飞棍”。
同一地点当时拍了十几张,就上面两张有棍,对比上述专家讲的十大特点,很难对号入座。

有一点可以确定,俺这飞棍肯定不属于七侠五义所说的乾坤一棍,也不是朝天一棍。
到底什么棍?俺可不好瞎说蒙混。
应好色之友要求,“千载难逢闪电图”再放大一级,不见闪电不罢休。
四面光 摄影 撰文
BGM:天使在敲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