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游伦敦泰晤士河畔,最抢眼的就是这个巨大的“千禧年大轮盘”,又叫“伦敦眼”。
本辑图文戏说伦敦眼之镜中五大缘由

伦敦城区有28座风格各异的桥梁,把泰晤士河两岸连成一片。
伦敦塔桥号称是伦敦第一桥,是伦敦的象征,有“伦敦正门”之称。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最初为一木桥,后改为石桥,现在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0多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
镜中缘之一:难得来一趟伦敦,喜遇塔桥开启。
当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开,向上折起(如上图),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
1000吨。
从桥上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极为壮丽。
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英国人赞美伦敦的胜景之一。
镜中缘之二:漫步泰晤士河畔,碧日丽空妙取景。

在伦敦那天不下雨属非正常气候,事实上,这天上午还阴雨不断……

江风入怀心欢畅
隔岸观景鸟语香
步移景换手忙乱
如入画廊醉临江
镜中缘之三:经典老片魂断蓝桥
影星泰斗世纪传颂
上图是泰晤士河上的滑铁卢桥,因爱情经典影片《魂断蓝桥》在这条桥上有实拍片段而闻名于世。由美国著名影星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主演的爱情经典影片《魂断蓝桥》,讲述了二战爆发前夜,英国军官罗伊来到伦敦泰晤士河上的滑铁卢桥头,追忆曾经与他相爱,却因为战争的摧残含恨自杀的年轻女子马拉。
《魂断蓝桥》在凄美的爱情故事之外,更控诉了战争对人性的泯灭。滑铁卢桥也成为泰晤士河上一座最具有反战精神的艺术桥梁。

听到那首隽永的《友谊地久天长》,时光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从前……
镜中缘之四: 亲临千禧步行桥
赏两岸绝色江景
这条英国伦敦千禧步行桥是泰晤士河上的首座步行桥。新桥2000年6月建成使伦敦泰晤士河两岸的人们可以避开汽车的噪音,从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直接步行到南岸的泰特现代艺术馆和莎士比亚圆形剧场参观游览。新千年步行桥为钢结构吊桥,总长370米,宽4米,建设总投资为1820万英镑。当时是伦敦的一大火爆“热点”。

步行桥开放后每日参观的人数多达十多万人,造成桥身来回摇摆,仅通行两天后即被关闭。现在看到的是重新重点加固后的连接部。经加固维修一年多后该桥重新对游人开放。

熙熙攘攘的游客
步行桥上四面逛

沿岸的古代雕塑

泰晤士河边码头
千百年来,泰晤士河一直是河水清澈,碧波荡漾。

但是,19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两岸人口的激增,每天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到上世纪50年代,水中含氧量几乎为零,河里鱼虾绝迹。泰晤士河成了一条死河、臭河。在上世纪60年代初,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是通过立法,对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规定,建设450多座污水处理厂,形成了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又针对污染河水的大气烟尘制定了严格的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并对20多家直接导致泰晤士河水温升高的发电厂采用冷却循环塔处理废水,避免直接向河里排放热水。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如今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的水质说是有所好转,事实上,仍然难复旧观。

泰晤士河的水质不好,弄得两栖车也只能满大街跑?
军工转民用后的两栖装甲车,成了最吸引游人的观光游览车。
镜中缘之五:千禧年摩天轮一转,能把我四面光的头发全忽悠的竖起来了。
“伦敦眼”作为当地地标,高135米(443英尺)。
“伦敦眼”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年而兴建的,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重1600吨,横躺在浮于河面的一个平台上建造。摩天轮开放的第一年,就吸引世界游客300万人次,时至今日“伦敦眼”仍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付费观光点之一。
不过,“伦敦眼”号称世上最大摩天轮这项荣誉仅维持了八年时间。美国拉斯维加斯和中国的北京也曾计划兴建更巨型的观光摩天轮。真正抢闸占先的是坐落在中国南昌高160米的“南昌之星”摩天轮,现在是世界第二大摩天轮。2008年4月15日开放的新加坡世界第一大摩天轮,高165米,叫“新加坡飞行者”。
四面光 摄影 撰文
注示:
前几辑已发现有人不打招呼,不注明出处而将我四面光的原版、原文、原声贴上他人的博内,此乃侵权行为。博斥不雅。博友如需转贴敬请知照,并注明出处。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