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回: 寻老师湘女协力费苦心   甲乙班“遵义会议”献妙计(上部)

(2008-03-11 19:37:43)
标签:

章回纪实小说

文化

寄宿学校

陈淑芝老师

四面光原创

分类: 章回纪实小说
第七回: <wbr>寻老师湘女协力费苦心 <wbr> <wbr> <wbr>甲乙班“遵义会议”献妙计(上部)

  章回纪实小说   

        四十年杳无音信

                  作者  四面光

第七回:
   寻老师湘女协力费苦心 
         甲乙班“遵义会议”献妙计
上一回说到湘女多情推前浪逐江,动关系帮大忙。
湘女寻人的本事暂且不知,但湘女认人的本领确实高人一筹。郑组长简单介绍陈淑芝老师的基本情况,然后递上《北江小学女教工集体照片》,湘女看了一眼,眼明手快即指点出我们的班主任──陈淑芝老师。就凭湘女的这点灵气也值得让寻找小组期待。
话说湘女杨艳湘在湖南省启动了所有社会关系,动员了许许多多的哥们姐们,更利用工作之便逢人就讲述“千里寻师四十载,百人名单显无奈”的感人故事,赢得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伴随着湘女费心寻找“23个陈淑芝”的日日夜夜,寻找小组成员的内心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每天都在并注来自湖南的消息。
   群山中,
   张家界有名胜风景,
   却没有陈老师的身影;
   人海里,
   30万株洲铁路大军,
   唯独没有陈淑芝与李建军;
  
   长沙同名有三人,
   全是没去过广东的本地人;
  
   湘潭有位最相似,细查半天又不是;
   寻师找遍凤凰城,山清水秀不见人;
   主席校友陈淑芝,韶山十里无人知;
一会儿云里,南岳衡山寺庙多香火旺不曾见恩师来过;
一会儿水中,洞庭湖是渔米之乡非陈老师养老的地方;
上午传信说是衡阳铁路局基本锁定我们的目标人物;
下午彼此叫嚷着准备开香槟庆贺的酒会舜间又要取消;
湖南省江永县复函:五年前有一个陈淑芝迁出户口,接收户籍派出所是广州市花都区,说是跟随在南方航空公司开飞机的儿子定居广州。
哇塞!陈老师的儿子在南航开飞机!?
一厢情愿的电话追寻到南方航空公司人事部,实际一问又是否定。
最初,寻找小组对23人名单内必有陈淑芝老师,坚信不疑。原计划圣诞节开庆祝舞会,又改为除夕夜新年倒数全球同贺。然而,每一个闪现的“陈淑芝”并非想象中的冰山一角,期盼的总是蒸发的无影无踪,纷至沓来的信息,除了一一删除于23人名单之中,别无惊人之处。
截至2007年元月15日,外勤组的寻找工作冲劲十足近百天,百般努力寻找陈淑芝老师,却陷入万般无奈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地。个别成员也产生畏难情绪和怨气,外勤组内基至还流传着一段寓言对联:
从前,有个先生让学子为“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对下联,有个调皮学子写出: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先生先死 先死先生
如今我们寻找小组是:
  寻寻找找  找找寻寻  寻苦找苦 苦找苦寻  
车殆马烦,士气低落,人心涣散。身处窘地的郑组长迫切需要召开一个“遵义会议”。
韶关内勤组得悉内情后,曾明会长收集了全班同学意见,亲率北小同学网网主、寻找小组秘书容,北小子女、著名作家成坚直奔省城,他们三人带着韶关全体同学的支持、鼓励和新的线索,决心与广州的寻找外勤组召开一个“遵义会议”。
为了使这个“遵义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战略意义,曾明会长特意邀请甲班同学参加会议。甲班班长陈晓南收到乙班班长的邀请,既高兴又重视,精选甲班五名女将赴会。
公元2007年1月20日(大寒),下午三点三十分,寻找小组在广州市海珠区金菊路,手拉手黔菜酒楼心连心包厢召开了一次象征性的“遵义会议”。这个会议也许是寻找工作的一个里程碑,至少是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会。
出席会议的人员:曾明、郑宪生、成坚、成真、翎、王华伟、成东奇同学(董临勤、曾佳同学请假缺席)。
应邀参加会议人员:甲班班长陈晓南;
五员女将:王凤萍、任玉梅、陆红、谢小玲、熊卡儿。
曾明会长的开场白高亢激昂,具有时代感:“同学们,我们的寻找小组成立至今正好三个月,无论是外勤和内勤的组员都做了大量的寻找工作。现在许多人连自己中学的班主任都不知道姓什么,就更谈不上记住自己的小学老师了。而我们对自己的小学班主任一往情深,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有学者随孔子周游列国路线作考察旅游,周游中再现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儒家精神,其精神可佳与我们的尊师情谊很雷同;
有孤胆英雄骑车独闯丝绸之路,征途险恶,与我们的苦尽甜来很相似;
有勇士划桨乘风破浪,沿郑和下西洋航线远征,同我们苦寻恩师收异曲同工之妙;
崔永元的弟子重走长征路,征途上锻炼改造自己,传承的是红军精神,和我们得到的一样,都是心灵上的寄托;
以其说我们找陈淑芝老师是在追寻一种孩提时的童真,倒不如是要用我们报效社会的成绩慰藉文革中受到极大委屈的恩师。
目前我们的寻找工作遇到困难,预后面临的难题也会更多……,怎么办?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
“我们广州外勤组下珠海,奔深圳,托朋友,找关系……,”郑宪生抢先汇报,口若悬河:“按理说似乎如探囊取物的一舜间,我们又鬼使神差地回到起点。现在我才明白杨肇涛老师当年托人在湖南找不到陈淑芝老师的事实与苦衷。也许真像其它老师所言:悬案一宗?”(上部)
 
第七回: <wbr>寻老师湘女协力费苦心 <wbr> <wbr> <wbr>甲乙班“遵义会议”献妙计(上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